中江扶贫“竞争立项”激发村民脱贫干劲

27.05.2015  18:59

这种模式我举双手赞成,扶贫也要双向选择,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我没有中标我服气,下次再来,我中标了,该我的,谁也不能拿去。”近日,中江县东北镇洪沟村村支部书记肖世喜对该县建立的扶贫开发项目“竞争立项”新机制作出了如是评价。

 

今年以来,中江县扶贫开发项目“竞争立项”工作模式,进一步激发了贫困村村民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发展方向,走上“我要脱贫”道路的干劲。

 

中江县扶贫移民办主任陈俊说,扶贫开发项目竞争立项包括两个阶段的竞争,即项目实施方案评审和现场陈述打分。第一步由项目未实施贫困村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逐级申报,县扶贫移民办按照当年项目实施村计划数的3倍接受申报,进行资格初审,资格审查合格后,采取纪委监督、评委考评办法,组织专家对实施项目进行评审,综合最高得分85分。第二步由资格审查合格的贫困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将《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分为村基本情况、规划背景、规划内容及效益和工作措施进行陈述,采取纪委监督、现场评分的办法,综合最高得分15分。

 

“《实施方案》得分与现场陈述得分相加,60个参加竞争的贫困村按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建立2015年扶贫开发项目库,前20名进入今年首批项目实施名单。”陈俊介绍说。

 

肖世喜对记者说,以前要争取扶贫项目只有去上级领导那里“哭穷”,只晓得伸手要资金、要项目,完全没有一个全盘计划。现在不同了,“哭穷”哭不出项目来,要编制好项目实施方案,必须摸清村里的基本情况、开展社区意愿调查、进行筹资投劳决议和村规划项目表决等十余项程序,如果自身没有积极性,不清楚村民的意愿,项目编制不合理,就得不到项目扶持。

 

据记者了解,该县今年首批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村共20个,包括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展养殖、种植等增产增收项目,贫困户住房新建、贫困户住房改建等农户环境建设以及其他整合项目,项目总投资3600余万元,计划年内完成项目实施。(四川经济日报   降雪 记者童登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