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教授受聘我校名誉教授

03.03.2016  12:28

  3月2日,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李言荣校长为中村修二教授颁发聘书、佩戴校徽,并进行座谈交流。副校长熊彩东出席聘任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王亚非主持。

  李言荣代表学校欢迎中村修二教授来校访问并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他说,中村修二教授是国际半导体发光领域的知名学者,研究领域和电子科大的关联度高,此次来校交流一定会给我校师生带来非常大的激励作用。李言荣介绍了学校自1956年建校以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在未来一个时期里,学校要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基础学术研究水平的显著提升,希望中村修二教授与电子科大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指导学校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的发展。

  中村修二说,非常荣幸成为电子科技大学的名誉教授。电子科大在中国电子信息领域名列前茅,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和学校契合度很高,希望今后开展更多合作,和电子科大的老师共同研发下一代蓝光二极管。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王浟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宋海智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王志明教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邓旭教授,基础与前沿研究院、人力资源部、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当天下午,中村修二教授做客成电讲坛,与成电师生分享了“愤怒”中的诺奖之路,勉励成电学子“做研究要另辟蹊径,不要跟随大流,这样才会有发展机会”。

  在讲座中,中村修二多次提到了“愤怒”这个词。在日本的企业做技术员时,他在研究上的突破并不受重视,于是一怒之下选择了用不被看好的氮化镓材料去开发蓝光二极管,并赴美留学学习技术。但是,之前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的中村修二不免受到“冷遇”,再一次的愤怒激励他终于成功研发出蓝光二极管,开启了照明的新时代。相比其他诺奖大师,“愤怒”成了中村修二教授鲜明的特征。在日本,自己研究不被承认的经历使得他提到日本的科研环境总带着一种“愤怒”,后来状告原公司要求支付发明补偿金的官司胜诉更为科研者竖起一面维权旗帜。

  中村修二教授介绍了自己在教育和科研等方面的观点。在教育方面,他不赞同日本“过多注重团队”的教育,而推崇美国“关注个性培养”的教育。他说,美国的孩子从幼儿园时就开始做presentation,这种表达能力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科研方面,他主张大学生不宜读太多论文杂志,希望他们花更多时间来思考,从实际工作中寻找灵感,从而独辟蹊径。

  中村修二认为,当下的中国拥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这也正是成电学子的机遇,“勤奋比天赋更重要,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创新,敢于冒险。做科研要敢于孤注一掷。

  本次成电讲坛由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共同主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承办。

  讲座开始前,中村修二先生还走进我校正在筹建的电子科技博物馆,与筹建办公室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他说,电子科技博物馆对青年学生了解电子科技历史非常重要,希望工作人员努力建设好电子科技博物馆,使其成为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相关链接:

  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1954年5月出生于日本伊方町,毕业于日本德岛大学,日裔美籍电子工程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工程学院材料系教授。中村修二于1993年在日本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Nichia Corporation)就职期间,基于GaN开发了高亮度蓝色LED,从而广为人知。当时,开发一种蓝色LED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此前的20年间只有红色和绿色LED。2014年10月中村修二因发明“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