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扶贫移民局外资中心主任王思铁调研通江县扶贫开发工作
12月6日至8日,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外资中心主任王思铁在市、县扶贫移民局及相关部门同志的陪同下,轻车简从,冒着严寒,深入通江县贫困乡镇、产业园区、王坪新居等6个典型区就扶贫开发工作进行调研。与部分村支两委、村民代表开展座谈会,进行面对面交流,听取群众的建议,了解群众的困难,积极交流探讨,化解发展难题。同时走村入户,对贫困群众进行了慰问,送去了温暖。
王思铁一行先后走访了诺水河梓潼村、空山龙池村和五福村、永安镇火天岗村、王坪烈士陵园和王坪新村、泥溪梨园坝村。参观了专项体育彩票公益金建设、银耳产业园建设、茶园建设、红心猕猴桃产业基地建设、王坪新居建设、廉租房建设、泥溪乡村旅游建设。
看着一条条乡村水泥路纵横交错、一栋栋居民安置房拔地而起、一片片银耳产业园已成规模、茶叶产业园建设发展迅速、体彩公益金建设迎头赶上、巴山新居建设成效显著、泥溪梨园坝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今昔对比,王思铁不胜感慨,他对近年来通江县的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寄予厚望,希望通江县能够继续保持,充分发挥扶贫项目的引导作用,肩负起责任,善于探索,勇于创新,凭借开展党的路线主题教育活动的有利契机,依托“十大为民行动,十大惠民工程”扑下身子,走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感受群众冷暖,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帮助困难群众早日步入小康社会。
同时,王思铁对通江县未来的扶贫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指明了发展方向。一是统一思想,明确认识。思想决定方向,方向决定出路,出路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果,要明确扶贫工作的性质和对象,要对通江的贫困现状有正确的认识和深度的把握,当前,特别是要明晰廉租房建设的产权,注重廉租房的资金构成,明确廉租房的公益性质,严格把关,保证已建廉租房真正惠及百姓;二是追赶跨越,实现突破。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产业扶贫与自主创业相结合新路子,结合实际,加快银耳产业园建设、茶园建设、猕猴桃基地建设,尽快完善相关基础性建设的体制机制,注重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大投入力度,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自主品牌,实现规模效益;三是准确定位,统筹规划。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行为,准确对通江扶贫工作进行定位,积极探索通江扶贫开发之路,特别注意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旅游业的培育,切合实际,发挥各自优势,多措并举,统筹规划,实现突破;四是创新形式,精准扶贫。主要是扶贫区域要精准、扶贫对象定位要精准、扶贫规划要精准、扶贫项目要精准、扶贫管理要精准、扶贫考核要精准,将视野瞄向通江最贫困区域、最贫苦居民、最精心规划、最合适项目、最优化方案针对性扶贫,保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