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面深化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0.07.2016  14:3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基础教育系统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全省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德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课程育人成效显著。落实国家德育课程方案,督促各地各校开齐开足课程、课时。加强省级地方课程建设,组织修订了《生命、生态、安全》《家庭社会与法治》《可爱的四川》等地方教材,增添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开展德育精品课程建设和展示活动,全省共汇集德育精品课程500多节,向教育部推荐150多节,覆盖36个学科。 

主题教育丰富多彩。组织普通高中省“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级评选,开展“美德少年”评选与巡讲,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活动,其中“小小百家讲坛”活动共收集作品2113件,17名同学到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展示;中小学生“墨香书法展示”活动,评出744件获奖作品。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将每年12月作为全省“宪法”教育法治宣传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月。 

实践育人深入推进。狠抓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应用,协同相关部门建立近百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重点开展节能、环保、爱粮节粮、禁毒、法治等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志愿服务体系,将中小学生志愿服务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和学生手册,依托福利机构、环保基地、旅游景点等场所,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推进志愿服务行动。

  师德建设不断加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培训课程,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制定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和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师德表现作为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和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

家校共育氛围浓厚。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指导各地各校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成立志愿服务队伍,编印家庭教育资料,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从课程教学、文化氛围、社会实践、制度规范、家庭教育、校园网络六个方面着力,全面深化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学校党建、组织领导、协同配合、师德建设、督导评价、宣传推广,完善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