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拟删“见义勇为” 高考加分呢?
原标题:守则拟删“见义勇为” 高考加分呢?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拟删除“见义勇为”等条款,各方认为“更人性化”
从20余年前的赖宁救山火,到如今江西两名高考学生公交车上勇斗歹徒负伤,“见义勇为”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小学生品德教育中源远流长。
8月1日,教育部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并公开征求意见,文中关于“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等不见了踪影。新版《守则》一出,立即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关注以及教育专家的热议:删除“见义勇为”是否意味着,未成年人在遇到不公平、非正义的事件时就应当绕道而行?那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怎么得以延续?
刚刚结束的高考,包括四川在内的13个省份的高考加分项目中,仍然提到了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今年6月19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阳光公示平台上,公示了今年高考录取照顾的5名“见义勇为”学生,他们最低可加10分、最高加20分。
现实状况
未成年人见义勇为大多以生命为代价
《论语》有云“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意思是说,叫没有受过训练的人民去作战,就等于是抛弃他们。“见义勇为”在传统道德层面,意味着道德上的加分,然而对未成年人来说,这种道德满分的获得却往往与生命的流逝和受伤密切关联。
根据《大河报》2011年报道,河南省第九届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上,2004年至2009年间涌现出来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共41名,其中21人在见义勇为中牺牲,年龄在18岁以下的有8人。本报2012年报道的《河边钓鱼落水平昌3名小孩溺亡》中,张某(男,11岁,死者)和其他5个小孩相邀到巴河边钓鱼,张某不慎落水,8岁男孩张某和9岁女孩鲜某立即跳入水中施救,后不幸溺亡。
今年5月31日,在江西省宜春市区至袁州区金瑞镇的一辆公交中巴车上,一名歹徒将高三学生柳艳兵及其同学易政勇等5名乘客砍伤。两名学生不顾伤痛,勇斗歹徒,保护了车上的其他乘客,自己却因为身负重伤不能如期参加高考。事后,南昌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宜春学院和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纷纷表示希望破格录取他们。然而,他们所在的江西省并没有出台针对“见义勇为”行为的保送和高考加分政策。
法学专家
中小学生本身弱势 不应提倡见义勇为
8月2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司马向林就新版《守则》拟删除“见义勇为”发表看法。他说,在新版《守则》中删除“见义勇为”的提法是有必要的,也是一种进步。“事实上,如果在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做一些有正义感的事情是可以的,但危及生命,学生还是应该量力而行。”他认为,不应大力提倡中小学生“见义勇为”,因为孩子们心智还不成熟,很难判断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该见义勇为,“甚至连成人也很难把握这个度。”
四川大学法学教授陈实说,“见义勇为”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是道德提倡的范畴。“中小学生本身就属于弱势群体,有时连自我保护的能力都不够,从道德层面来要求他们参与一些有高度危险的事件是不合适的。事实上,其他国家往往也不鼓励中小学生见义勇为的行为。”陈实说,在遇到一些高度危险的违法行为时,不论成人还是孩子,首先都应该保护好自己,然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记录下犯罪分子的面貌、车牌等,并及时报警。
教育界声音
路见不平 未成年人先自保再相助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李俊:
新版《守则》删除“见义勇为”,是一项人性化的举措。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他们不该做无谓牺牲。像赖宁那样扑山火的行为,放在当今社会,应该首先找大人或者立刻报警,而不是孤军奋战。如果真的遇到躲不掉的危险情况,没有退路了,例如和坏人一起被关在屋里了,这时就只有搏斗。前段时间发生的江西高考学生在公交车上和歹徒英勇搏斗的事件就是这种情况,但是学校并不提倡在任何情况下都“见义勇为”。
光亚学校校长卿光亚:
未成年人遇到危急情况时,首先应该保护自己,避开灾难,再及时报警。旧版《守则》里,关于“见义勇为”的解释含糊不清,容易让学生找不到方向,现在准确的做法应该是依法办事,更加科学地处理。
四川省教育专家纪大海:
新版《守则》删除“见义勇为”,初衷是好的,这是为了学生的安全。不过,“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在不提及这个行为的同时,中小学教育应该更深入地去思考如何培养学生成为有担当、有正义感、有勇武精神的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包含了正义,不能因为安全而忘却了这种传统。要不然,就无法与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更完整地对接。我们现今的学生缺少“阳刚教育”,不少孩子表现出过分的柔性。然而,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勇武精神,这是一种大气。总之,我认为提法可以变,但精髓不能忘。
家长观点
《守则》变了 高考加分也该变
七中嘉祥初三学生家长潘女士:
新版《守则》删除“见义勇为”,可以避免未成年人莽撞的行为,是出于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着想的,作为家长我们觉得这是更人性化的表现。不过,虽说“见义勇为”不鼓励了,但高考加分却仍然有这一项。大家都知道,高考1分就可以挤下来几千个孩子,何况“见义勇为”还能加10-20分,这对要参加高考的学生是多么大的诱惑啊!《守则》变了,高考录取加分又不变,难免不让家长有一种“见义勇为”走入歧途的感觉。华西都市报记者张峥肖笛吴柳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