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举行中小学校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

15.05.2015  08:04
“5月12日下午2点22分,简阳市附近地方发生地震,简阳震感强烈,简阳中学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有序疏散师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险情,学校积极组织开展自救互救工作。”是真的发生地震了吗?别慌!这是简阳中学正在进行防震减灾应急演练。5月12日是第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四川省中小学校“5·12”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正式启动。简阳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师生2000多人参加了此次地震的应急避震、疏散、人员搜救和医疗救护、灭火展示、结绳自救、高空云梯救援等科目的演练。 下午2点22分,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正式拉开序幕。当地震“险情”发生后,简阳中学一、二楼教室学生在老师带领下,立即疏散到学校前广场,按照疏散示意图蹲下,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而三、四楼教室学生则在老师带领下就地避震。在高一(7)班的“教室”内,24名同学正在展示教室内该如何避震。只见同学们蹲在课桌下或课桌旁,将一个胳膊弯起保护眼睛,以免被破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用书包或书护住头颈部,并闭上双眼,尽量蜷起身体,降低重心,避免受到伤害。 高层人员在地震发生时,应该如何防震减灾?简阳中学的师生用就地避震,待地震强度减弱后及时疏散的方法展示安全防震减灾。高一年级三、四、五楼的师生,在疏散中,靠近前后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教师前三至四排的同学从前门成一路纵队按规定疏散路线有序撤离,教室后三至四排的同学从后门成一路纵队按规定疏散路线有序撤离。在应急疏散过程中,每个楼层楼道口,都有老师在负责楼道指挥,以免发生踩踏现象。疏散中,人员应该避开建筑物和电线,达到安全区后应立即蹲下保护头部。 可是在地震避险过程中,仍有师生被“困”在教学楼,还有人“受伤”。救援组8人携带担架迅速进入教学区开展搜救。而在已撤离到安全区的师生中,发现有学生“受伤”,现在正在进行创伤救护包扎。随后,救援组用担架抬受伤学生送往医疗点处置后陪同医生送上120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在另一边,8名学生在展示结绳,在地震发生后若有部分楼道垮塌导致被堵无法撤离到教学楼安全区时,可通过结绳自救。同时,消防官兵带来的消防云梯,也可在较短时间内,救出被困师生。 来自省政府相关部门、全省各市州教育局安全机构负责人,资阳市各教育局安全分管领导、中小学校长等300多人现场观摩演练。绵阳市安县桑枣中学校长林强介绍了该校汶川特大地震中疏散和平时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演练等工作情况。四川省教育厅机关党委书记、党组成员张澜涛表示,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防震减灾演练工作,至少“每月一跑”,最好利用大课间时间开展“每周一跑”。有针对性地设置演练项目,拟定演练方案,开展仿真演练,提高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中小学生应急能力。 (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