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跑赢“大块头”

06.05.2015  10:36
核心提示:从一季度的情况看,全省新注册企业数、新增就业人数和消费服务业等发展指标持续向好,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在加快孕育成长。       “从一季度的情况看,全省新注册企业数、新增就业人数和消费服务业等发展指标持续向好,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在加快孕育成长。小微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不断,中小企业顺应新常态加快转调创的主动性在增强。”

在日前举行的全省一季度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山东省中小企业局局长王兆春表示,今年一季度,全省中小企业运行平稳,结构逐步优化,新动力效应开始显现,对全省经济运行贡献加大,但下行压力加大,风险增加。对工业贡献率超六成

据王兆春介绍,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生产和效益均实现正增长,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62%。中小企业各项生产和效益指标均好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一季度,全省新增各类中小企业5.7万户,总户数达到120万户。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新增1803户,总数达到39815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7.7%。今年1-2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 万亿元,占61.6%,同比增8.18%;实现利税1183.37亿元,占65.7%,同比增8.36%;实现利润756.26亿元,占69.6%,同比增7.16%;从业人员585.83万人,占65.2%。

在工业增长中,中小企业保持了较好的增势。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增长9.24%,高于全部规模工业1.72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群增长要好于大中企业群。一季度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为5.9%,仅比去年底回落1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46个百分 点;从业人数同比增长2.3%,超出规模以上工业2.6个百分点。推动创业释放市场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产品存货同比增长38.11%。出口直报企业19.39%反映订单减少,内销直报企业23.14%反映订单减少,其中30.93%的微型企业反映订单减少;停产、半停产企业上升到10%,亏损企业占比高达15.4%;中小企业利润率仅为5.42% ,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处于增产不增收境地。
 

王兆春认为,一季度,我省中小企业增长放缓反映出的最大问题是“市场销售不旺,企业订单减少”。而中小企业有极强捕捉需求的能力,要善于发现商机,在新产业、新业态上寻求发展方向和空间,创新生产模式、业态和产品,适应市场需求。

据透露,我省将开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推进年”活动和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借助科技信息等技术,通过线上对接需求、线下创新产品方式,实现供需快速有效对接,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在新型产业、服务业领域拓展更大市场空间。

此外,我省还将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和支持创业的浓厚氛围,让大众创业兴业的热情奔涌。并搭建多种类型的创业载体和创业服务平台,争取用3-5年使全省中小企业由去年底的114万户增加到200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