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401K”:中小企业年金规模将破万亿

16.12.2013  11:14
核心提示:近日,财政部、人社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了《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即从明年   近日,财政部、人社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了《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即从明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按照国际经验,加上政府的税收优惠及补贴等政策,业界普遍预计我国中小企业年金市场将现突破式发展。中信证券研报预计,到2020年,我国企业年金规模可望达到3.5万亿元以上。

对于年金业务的市场前景,多位公募业人士均认为,年金市场规模的增加不会是短期激增,而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他们看来,中国版“401K”起航被视为公募业的重大利好,作为企业年金重要的投资管理人,基金公司的投资、内控以及综合管理能力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万亿年金市场

通知》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个人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缴付的年金个人缴费部分,在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4%标准内的部分,暂从个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发布的2013年二季度全国企业年金业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全国共有59362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基金累计达到5366.65亿元,实际投资运作金额达到5161.40亿元。

中信证券表示,从资产增速看,2000年至今企业年金规模年均增速达到25%,参与人数从560万人上升至近2000万人。虽然我国企业年金已初具规模,但是建立年金计划的中小企业比例远低于垄断性行业和高盈利性国企。

招商基金专户资产投资部总监杨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政策的放开对于尚未建立年金的企业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会增加年金市场规模,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预计未来三四年企业年金市场将达到万亿的市场规模。

博时基金养老金业务部总经理耿红认为,年金递延纳税的相关政策出台后,外界对其的理解、认可和执行需要一个过程,该市场短期内激增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大家充分意识到年金的重要价值后,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年金计划中。

此外,目前基金公司可参与的只有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部分,根据这次的政策,职业年金即中国公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补充养老保险,也有放开发展的趋势,如果这部分业务能有突破,未来也是一块很重要的市场。

中金公司在一份研报中表示,我国企业年金占GDP比例不到1%,参与职工占城镇就业职工总数约12%。而美国类似企业年金的退休金计划在今年二季度末余额达到8.1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达到47%。

杨渺认为,本次政策出台只是在税收递延政策上开了一个口子,但在实际的优惠力度上,我们的税收优惠的缴费额度远远小于美国的“401K计划”,因此后续还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

基金备战中国版“401K”

资料显示,所谓美国“401K计划”,是由企业雇员和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的养老保险制度,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发展,因列于美国《国内税收法》新增的401条K款而得名。该计划的实施为今天美国的养老制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认为,新政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肯定是利好,最大的挑战在于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年金基金投资标的有限,如果市场行情较差,年金投资收益率较低,基金公司面临的压力也很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我国企业年金投资收益为31.18亿元,与一季度的75.19亿元相比,环比下降58.53%;二季度加权平均收益率为0.63%,而一季度加权平均收益率为1.66%,环比下降1.03个百分点。

杨德龙表示,因为年金投资追求稳定收益,比较保守,权益类的投资多投资蓝筹股,并不能投资小盘股。而相比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A股大盘下跌,年金产品的整体收益也不太高。

根据公开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企业年金投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2.31%。其中,固定收益类的收益率为2.58%,含权益类的收益率为2.25%。

截至今年6月末,共有12家公募获得企业年金管理资格,分别是海富通、华夏、南方、易方达、嘉实、招商、富国、博时、银华、国泰、工银瑞信和广发基金,共管理2216.74亿元的年金资产规模。其中,华夏基金以440.31亿元的管理规模在公募年金管理中居首位。


在杨渺看来,企业年金业务的发展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会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一是会引导基金公司的投资向着研究驱动、长期投资、绝对收益的方向发展。

“二是会引导基金公司强化客户利益导向,根据客户对风险收益的偏好和容忍度来真正制定适合客户的投资方案,这有利于基金行业的成熟和更好地行使信托责任。“他称。

他认为,随着公司年金业务规模的增加,年金管理市场的集中度也会进一步提升,业绩好的企业将会赢者通吃,而业绩差的公司则会在市场竞争中出局。“当然,要适应这种市场的增加对于基金公司的综合管理能力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具体来看,杨渺认为,基金公司必须要有优异的投研能力、充足的人才储备、科学的管理手段以及对年金管理业务的长期经验和深刻理解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才能管好企业职工的养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