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曾口中学教师王利群坚守讲台诠释师爱

26.10.2014  10:53

  “教书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做一个好老师是我毕生的追求。”从事教师职业22年来,巴州区曾口中学教师王利群以敬业的精神和崇高的师德,书写出了一条爱岗敬业之路。在这条道路上,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1997年,王利群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双腿肌肉萎缩,全身关节严重变形,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要离开岗位时,她却用弯曲的双腿,继续站在了自己热爱的三尺讲台上。在曾口中学的校园里,王利群被学生和家人搀扶着走上讲台的身影,成为了一届届学生心目中最美的风景。

  自患病以来,王利群共担任9届高三历史教学工作,在高考中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深受学校和社会的好评。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她总是积极投入教研教改,努力探索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先后有20多篇论文在省、市、区获奖,10余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她还悉心指导本校青年教师,帮助他们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尽管疾病缠身,但王利群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品格要求自己,她常常对同事说:“你们有充足的时间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多作贡献,可我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去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就这样,王利群用坚定的信念、高度的责任心诠释着一个优秀教师的高尚人格。

  “教孩子3年,要为孩子想30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学会做教育的有心人,成为塑造学生心灵的天使。”这是王老师的口头禅。为了给学生带去欢乐和幸福,她从不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悲观和痛苦的情绪,总是以积极、乐观、坚强的形象出现在校园里、讲台上。

  班上的留守学生较多,王利群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把学生请到自己家里,耐心细致地帮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难题。张晓东,一个很早就失去母亲的单亲孩子,王利群常把他请到家里做客,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并告诉他:“人生会遇到许多困难,无论怎样都要勇敢面对。”王和平,一个聪慧的孩子,却常常找借口请假到网吧通宵上网,王老师不厌其烦地劝导,并把他安排在自己家里住。高三期间,每晚还给他加餐补充营养。王老师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都在认真工作和生活,你没理由混日子。”王利群的爱心终于感化了王和平,他最终考上了成都学院。

  出于对孩子们的爱,她舍不得退出讲台;出于对教育事业那份深沉的热忱,她心甘情愿拖着病体坚守讲台。老师是一本无字的书,王利群用她的一言一行诠释了教师的真正含义,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用自己的行动鼓励着学生迎接学习和生活的一个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