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加精准 为了更有实效——全国政协“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监督性调研活动综述

29.08.2017  13:08

 

历时4个多月的全国政协“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监督性调研活动,其调研之路远在边陲村寨、高在雪域高原,足迹覆盖了绝大多数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人民政协报记者 廉维亮

从3月9日伴着全国两会的春风正式启动,到历时两个多月覆盖15个省区市的集中密集调研,再到盛夏时节7月中旬最终完成8650字的调研总报告,全国政协“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监督性调研活动时间跨越4个多月,成为十二届全国政协收官之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这项被列入全国政协2017年协商计划并报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批准的调研活动,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重视下,在俞正声主席亲自指导下,由全国政协6位副主席和有关专委会负责人带队,组成调研组先后赴15个省(区、市)75个县(区),集中人员、时间和精力开展了前后两轮的实地调研。

攻坚之战阵容强大

压茬进行的两轮调研,无论是层次、规模、力度和覆盖面,都创本届全国政协之先;如此规模的调研活动,在人民政协的历史上也不多见。”参与调研总体组织安排的全国政协专委会负责同志介绍。

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调研活动,一个重大的题目背后承载着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使命。2017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要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今后几年,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重点,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因此,这是一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的实际举措;这也是一次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部署,是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具体实践。同时,这还是一次委员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的最好机会;一次发挥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检验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和密切联系群众能力的“大练兵”,也是一次难得的“大实战”……

这是一场面向无形的敌人———贫困发起的攻坚之战。此次调研由俞正声主席亲自指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杜青林副主席作动员部署并全程组织,先后主持听取了44个调研小组汇报。杜青林、罗富和、李海峰、王正伟、马飚、马培华6位副主席分别带队,101位委员和50多位专家组成44个调研小组,先后赴15个省区市75个贫困区县调研,涵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和边境地区。

领导挂帅、骁将众多、筹划周密、指挥有力。

为了“战之能胜”,调研组还专门设立了秘书组,这在以往的政协调研活动中也不多见。秘书组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原主任徐绍史担纲指挥,抽调全国政协精兵强将和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参与扶贫工作的同志参加,集中设计规划调研方案、分析研究问题、提出政策性强的意见建议,成为调研大军中的“总参谋部”。

此次调研凸显出一系列独特鲜明的特点,探索了富于创新的做法,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同时参加调研的同志所展现出的为民情怀、责任担当和新风正气,也得到了各方面的积极评价。

压茬调研点面结合

贫困地区面广点多,如何全面掌握各地区、各方面的情况,是调研组面临的首要问题。

压茬进行两轮既有所区分又密切配合的调研,是此次调研从农民那里获得启示开辟的创新之举。如同庄稼好把式种稻子,一茬水稻颗粒归仓,紧接着扎扎实实地开始下一茬插秧。

此次两轮调研讲求的便是“压茬推进、层层深化”———4月6日至20日开展的第一轮综合调研,组成25个小组对10个省区的26个贫困县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重在发现“”上的问题。同时,全国政协还请7个省区政协协同调研;参加调研的85名委员涵盖全国政协各界别和各专门委员会,工作人员来自政协机关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等8个部委。

第一轮调研过后,调研组全面了解了各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情况,并提出当前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123个,相关意见建议136条,涉及“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各个方面。

在第一轮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杜青林的指示要求,由秘书组牵头,对扶贫监督性调研方案中提出的六大重点任务和29个主要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梳理、分析和研究,最终确定了第二轮调研的18个专题,重点针对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5月8日至23日,第二轮专题调研组共50名委员赴15省区75区县调研。第二轮对重点问题的调研更为深入,更增强了调研工作的深度、精度和实度,共提出了当前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83个问题,提出88条具体意见建议。

坚持问题导向,依据事实说话。压茬两轮调研下来,调研组既看到了脱贫攻坚取得的阶段性明显成效,也发现了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诸如深度贫困问题凸显、区域性整体贫困突出,贫困人口结构发生新变化、扶贫资源跟进滞后,重硬件轻软件、重当下轻长远,扶贫工作偏重短期效应,扶贫资源缺乏整合统筹,部分地方扶贫措施缺乏统筹谋划和科学论证、存在风险隐患等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

把脉问诊,对症下药。调研组针对分析出来的问题,逐一给出了政策建议———提出了实施专项培训行动提升基层脱贫攻坚战斗力、耦合搭建超常规举措“工具箱”保障攻坚克难、统筹优化扶贫资源配置、筑牢持续稳定脱贫基础、有效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形成合力、密切关注主动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等六项具体建议。

求真求实一竿到底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调研方案设计开始,全国政协就明确要求各调研组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一竿子插到底,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察实情。

两轮调研,各专题组在省区市和市地州两级均不停留,直奔县乡村,第一轮调研共深入26个贫困县,每个调研小组平均在一个县调研5-6天。

究竟穷在哪里,这是核心问题。

带着感情、充满真情。各调研组的同志进村入户,采取的是拉家常式的沟通、坐板凳式的谈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拉近了与贫困群众的距离,引导他们讲问题、提意见、说心里话,确保听到真话、察明实情。

3月下旬我们在北京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动员培训,期间已经对各县情况有所了解,加之先遣组率先进驻了解到的情况,对每个县的基本状况做到了‘心中有数’,这为我们直奔村户摸实情打下了基础。”参与调研的一位政协委员告诉记者。

沉到基层、静心谋事。第一轮调研,全国政协参加调研的各位副主席和委员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增强主观能动性,怀着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认真沉到基层。“每个组都在一个县里住5-6天,白天走村入户‘亲见亲闻’,同百姓促膝交流谈心;晚上认真梳理研究有关情况和问题,有的副主席和组长还亲自动笔撰写调研报告。”专题组工作人员说。

第二轮调研,第五专题组5天内实地走访6县区13个调研点,召开8次不同层级的座谈会,分别与基层干部、贫困农民、合作社理事长、企业家、致富带头人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核实数据,摸清情况;第四专题组7天时间内共召开11场座谈会,平均时间3个小时以上,最长的开了4个半小时,中午几乎不休息,把调研时间用到了极致。

这样务实高效求真相的事例,不胜枚举……

山高路远情系百姓

情况看得真、问题聊得深,体现出的是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对群众的真情和深情。

要么山高路远水深、要么海拔高度极高、要么生态状况极差,到集中连片的“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工作,对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调研组成员身体和健康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

越是艰苦越向前,恰是这一代人从青年时期就养成的优秀品格。走马观花看不出门道,只有“下马观花”才能察明实情。

第一轮调研。云南组组长、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驱车一天半进入边境乡村调研,与少数民族深入座谈;广西组组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成玉调研中身体不适,但他坚持带队,回京之后就医,大家才知道他听力下降得很厉害;秘书组组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徐绍史率队到山西、陕西冒雨深入乡村调研,一场接一场连续开了11小时座谈会听取介绍、交换意见。

第二轮调研。有的专题组不顾危险驱车在沟深路窄、悬崖峭壁的黄土高坡上颠簸数小时,深入群众易地搬迁迁出地甘肃凉州区张义镇萱麻山村原址对照考察,全面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有的专题组主动增加“担子”分量———根据调研实际,将原第12分专题中涉及的生态扶贫问题单独作为一个分专题进行调研,增加了本组调研任务,为整体调研作出贡献。

更有专题组为了更深入了解特殊贫困地区扶贫情况,将原定条件相对较好的调研地点临时调整到更为艰苦的青海囊谦县,海拔超过4700米时几位调研组成员的血压高压均超过150、血氧饱和度均低于75,忍着剧烈的高原反应坚持完成调研任务。

调研过程中,各调研组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轻车简从,简化接待服务,减少陪同人员,进村不扰民,展示了良好风貌,树立了新风正气———有的调研组连续5天途经村委会而不入,他们为节省往返时间、不增加基层负担,午餐吃自带的方便面、面包,赢得了农民群众的称赞。

调研组成员主要以政协常委、专委会主任、副主任为中坚力量,都是有关领域熟悉情况、经验丰富、研究能力强的同志。大家利用每天晚上、在飞机上、车上、餐桌上的时间不停交换意见,依靠政协组织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发挥知识、技术等综合集成效应,研究分析了解到的信息,针对存在突出问题“集成开方”,靶向治疗、直达病灶,提出实在、实惠、实用的意见建议。

民主监督推动落实

此次调研是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具体实践。

调研组认真落实中办《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和俞正声主席在民主党派中央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真心帮助各级党委政府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贯彻落实。

两轮调研期间,各组在调研中反复向地方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强调——政协民主监督的目的是更好推动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是和他们一起查找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既坚持问题导向,察实情、问实效,也注重建言献策,谋良策、出实招。

为了把监督工作做实,各调研组综合采取进村入户、随机调研、明察暗访等多种方式,力求查明实情,发现问题,集思广益,共寻良策。

直奔村舍堂灶,“身入”群众身边,调研始终注重把直接听取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作为首要内容。各调研组深入基层,就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卫生、教育、住房、交通出行、产业发展、技能培训等方面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诉求、体察他们的疾苦困难、反映他们的愿望期待。

简化了层层接待,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保证了情况真实。“我们到了县里,随机选定几个村前往调研,哪家房子破就去哪家,村头看见乡亲就蹲下来一起聊,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帮助他们分析‘穷根儿’到底在哪里。”调研组工作人员透露。

民主监督要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目标同向、工作合拍、步调一致。开展民主监督的需要立足大局、着重助力解决各地重点难点问题。”调研组成员一致认为。

务求科学力求精准

如何把此次调研做得更加科学,确保事实准确、数据可靠、情况属实,调研组着实下了一番苦功。

调研组专门请国务院扶贫办下属科研单位设计制作了针对贫困户、已脱贫户和驻村干部的三张调查问卷,并就调查前的准备、入户调查的方法、调查结束后的核实、问卷填写说明等问题制定了16条详细的注意事项。第一轮调研期间,调研组成员带着这些问卷进村入户,逐条逐项开展询问填写。

翻看这些调查问卷,从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情况,到每家每户的收入支出情况,再到群众未来的自身发展计划,大大小小近70项填选事项,集纳了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和工作开展情况、群众目前家庭经济状况、所居住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社会事业发展和保障情况等内容。其中,连孩子上学贵不贵、手机信号是否清晰、每年随礼金支出多少、帮扶负责人是否经常到家里来等细节都详细考察在册。

26个县1053份有效调查问卷形成的“大数据”,成为反映所调研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宝贵资源。秘书组组织专业人员,牵头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研究,起草了《全国政协2017年扶贫监督性调研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以数据和图表方式真实反映了贫困地区和贫困户5个方面情况,并提出重点解决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加强合作社对贫困户产业增收带动作用、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确保扶贫政策项目符合实际等4条意见建议。

用数据说话、靠事实说话,定量分析保障了调研结果的科学真实,也确保了民主监督的客观公正。

第一轮调研当中专门设立了“扶贫资金整合投放使用”情况的专题调研,详细了解各贫困县扶贫资金投入产出情况。材料数据汇总上来,秘书组牵头深入分析研究,起草了《关于8省24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报告》,提出了6方面问题和6条政策措施建议,得到俞正声主席的充分肯定。

带着党和国家的殷殷嘱托,带着履职为民的政协情怀,采取务实高效的调研方法,秉承科学民主的调研作风,此次调研体现出的创新工作举措和新风正气,书写在了人民政协光荣历史之上,也书写在各族群众戮力脱贫攻坚的征程之上。

遍布75个县的调研足迹,丰富翔实的调研成果,由点及线、由线到面的全方位分析研判,凝结智慧力量的意见建议,都将成为即将召开的十二届全国政协第22次常委会议上委员议政建言的有力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