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书记:选举民主不是直接参政
协商民主是现代治理应有之义(议政)
——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一副院长、党组书记叶小文
本报记者 李昌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要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下一步如何推进?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一副院长、党组书记叶小文。
协商民主与现代治理相辅相成,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用近一半的篇幅在阐述协商民主,提到“协商民主”四个字,计25次。在您看来,为什么如此强调协商民主?推进协商民主有哪些必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叶小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全面深入推进协商民主。
现代治理和协商民主,内里相通、相辅相成。现代治理不同于传统控制、管理和统治的紧要处在于,治理的权威既来自于政府,也来自于其他相关社会主体;治理不仅是自上而下单向度的命令——服从,而是由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彼此互动、相辅相成。因此,治理本身即包涵了对于协商民主的要求。现代治理和协商民主都依托于民主的深化,都遵循“官民”合作与共治的相同逻辑,两者实际上是一体两面、如影随形的关系。协商民主离不开现代治理,现代治理也离不开协商民主。没有协商民主,就不会有有序、有效的政治参与,就不会有持续互动的沟通对话,就不会有广泛的共识、科学的决策,政府因此而缺乏必要的权威,那自然就谈不上有效的治理,更遑论善治。
协商民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的根本问题,在于确立和完善各领域的基本制度,保障这些制度良性运转,以维护由核心利益关系、核心价值观共同搭建起来的基本的社会秩序。协商民主以尊重差异、多元兼容为前提,以理性平和的对话协商为方式,以化解矛盾、规避风险、增进共识、促进和谐为目的,因此有利于构建和完善结构合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国家制度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协商民主既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途径,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载体。
协商民主能使人民持续而直接地进行政治参与,广泛凝聚共识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您对此如何认识?
叶小文:人民民主的实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执政,不是代替人民当家作主,而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以实实在在的民主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保证人民依法有效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国快速发展,已是“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但西方有人还是在不断责难,好像西方制度总是比我们多了点“民主”。
此论谬也。民主是个好东西。中国的社会主义,物质财富不能少,民主也一点不能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唯有这个主义、这个制度、这条道路,既能在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有效地发展经济,也能更有效地实现民主。
选举投票是人民的权利,包括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内的政治参与也是人民的权利,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权利。要把“实现人民最广泛、最有效的政治参与”作为最大追求,在我国,就要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持续行使。选举民主是人民通过选举出自己的代表进行授权委托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是间接性的而非直接性的政治参与。而且选举民主具有阶段性的特点,用政治学的术语讲是一种起点民主。由此就会产生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的问题。协商民主则能使人民持续而直接地进行政治参与。
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有以下几点:一是达成共识的优势,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二是畅通渠道的优势,可以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三是纠错机制的优势,可以广泛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四是群众广泛参与的优势,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五是凝心聚力的优势,可以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协商民主要形成多样化、立体化、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体系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当前,各地在推进协商民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何使协商民主更具刚性,不成为“摆设”?
叶小文:协商民主要切实管用、作用实在,就要上下互动、左右相联,形成多样化、立体化、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体系。
如何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实在在推进,一是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重要原则。二是坚持使协商成果真正有用的制度保障。三是坚持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的发展方向。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坚持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是我国专门协商机构,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构建我国协商民主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是具有巨大覆盖面的组织架构,可以为构建我国协商民主体系提供基础性的组织作用;人民政协丰富的协商民主经验,可以为在党的领导下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提供有力的实践支持;人民政协比较成熟的协商议事规则和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可以为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可以对其他协商渠道起到配合支持作用;人民政协长期形成的平等、宽容、友善的民主氛围,可以对发展社会主义协商精神起到引领作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提出的新要求,人民政协必将在谱写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篇章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基层协商民主,应落实人民群众在协商活动中的发言权
记者:在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工作中,基层协商民主是重要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您认为应当如何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
叶小文:要使协商民主真正落实,切实“落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基层民主协商的工作重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大多是在基层发生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协商民主如果不从基层搞起来,就难显现出它的作用,获得广泛的民意基础,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协商民主是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的基本权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保障人民“表达权”,都应落实到人民群众在协商活动中的发言权。
如何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习总书记强调三点:一是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二是要完善基层组织联系群众制度,加强议事协商,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保证人民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务。三是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人的伟大民主实践,可以向世界展示: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编辑:SN182
文章关键词: 民主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我要反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