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动作:精准扶贫激发消费需求

26.05.2015  13:22

   数千万贫困人口消费倾向最高,加强精准扶贫,增加他们的收入,可以转化为新的消费热点。

  5月25日,《人民日报》发文五问中国经济,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下滑,权威人士回应称,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加强精准扶贫以激发消费需求。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询问扶贫攻坚问题,要求“精准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何为精准扶贫?即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帮扶、管理和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按照年人均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比上年减少1232万人。毫无疑问,数千万贫困人口一旦增加收入,便会为改善生活水准而增加消费,从而推动贫困地区的产业升级换代。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承诺: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

  如何精准扶贫?今年1月23日,国务院扶贫办正推进实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电商扶贫作为新手段新方法,而备受关注。日前,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巡视员曲天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电商扶贫,顾名思义就是把“互联网+”纳入到扶贫工作体系。他说,电商实际是手段,扶贫才是目的。

  今年初,甘肃省陇南市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电商扶贫试点市”。陇南的贫困具有典型性,属于整建制的贫困,是甘肃省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因生物资源富集,该市农业特色产业类型多样,品质优良,电商扶贫工作起步较早;地方政府重视电商扶贫,市县乡村各级领导亲自上阵,帮助贫困农民推销农副产品。

  贫困人口并非没有消费倾向,只是贫困地区出产的农副产品往往“养在深闺人未识”,而且受到各种制约条件无法外运。曲天军说,这些产品都是无污染的,一旦能走出来,其他的便利条件能出现,必然给贫困地区的发展带来机遇。

  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陇南市副市长郭建博说,交通、网络以及物流等基础条件是电子商务扶贫开发的制约因素。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主要做四个方面的工作:实施扶贫攻坚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实施通村网络全覆盖工程;加快物流快递业的发展;加快园区和平台建设。

  郭建博认为,通过电商发展的倒逼机制,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改善了电商扶贫发展环境,促进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提高了贫困地区自我造血能力。

  如何做到精准?他说,摸底贫困县的贫困户,找出贫困村后,建立电子商务和贫困户的连接机制和帮扶机制。有条件和基础做电商的,给予扶持;做不了电商的,政府提供制度给予指导;如果还做不了,就通过公司或大户进行帮扶,通过股份制让其参与务工,增加收入。

  文中权威人士称,面对中国消费者可观的购买力,关键是要有令人心动的有效供给,有让人心安的产品质量。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对质量好、服务好的消费品和服务性产品需求很旺,要有效激活,留住宝贵的消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