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黑暗中我们能看得更清
“我望向你的脸,却只能看见一片虚无,是不是上帝在我眼前遮住了帘,忘了掀开。”这不仅仅是歌词,这是占全球人口数量约千分之九的视力残疾人士的生活现状。“积极、向上、乐观、珍惜”是我从体验馆出来后最大的感触。7月12日,我随暑期实践团队“我是你的眼”走进了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的“黑暗中的对话体验馆”,体验盲人的视界,走进他们的世界。
视力残疾群体的数量之大难以统计,生活之艰难更是普通人难以想象和体会的。可是现实生活中,身体健全的我们面对残障人士的态度是什么?我简单梳理了我和朋友们的关键词,发现竟然是:同情、可怜、残疾真倒霉。这样的关键词映射出我们的内心:他们是不同于我们的异类。
“很多人觉得我们和普通人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其实在我们心里不是这样的,我们只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和了解这个世界。”四川省成都市“黑暗中对话”体验馆的盲人工作人员健哥对我们说。初识健哥,我们并不知道他是盲人。我们在他的引领下走过一片漆黑的世界,在他的陪伴下,我们由最初的紧张变得平静,到最后竟也觉得十分的放松。健哥在场馆中的轻松自如和熟练,要不是他主动告诉我们他视力障碍,我们都以为他是视力正常的工作人员。
队员与健哥进行交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肖晗提供
“我从不认为视障人群不是普通人,身体是否正常不是判断标准,只要能自理得过上正常生活的人都是普通人。”自然平静、不卑不亢是我对健哥最深的印象。在来这里之前,我们已经通过网络对“黑暗中对话”体验馆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使命在于改变中国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为弱势群体提供平等的工作机会,让残障人士可以自尊自爱自强的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推动从助残到平等尊重的进程,推动无障碍中国社会的建立和健全。纸上得来终觉浅,直到真正与健哥交流过后,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了体验馆希望传达的残障人士渴望平等尊重、渴望包容的心声。
每天,健哥和他的同事们都会接待很多来自不同地方,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到体验馆的游客。有人想在黑暗中挑战自我,也有人纯属好奇,想要进来一探究竟,来者用意不同,获得的感受自然也不尽相同。健哥说,在自己接待过的游客中,一群来自4.20芦山地震灾区的孩子们让他印象最深刻:这些差不多四五年级的小孩子,或许是因为比同龄人经历过更多的苦难,所以他们的思想显得更为成熟,在无尽的黑暗中,他们比同龄人甚至是很多成年人还要镇定,言行间体现着理智和包容。其实仔细想想,这些来自乡村,又经历了自然灾害摧残孩子们,不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弱势群体”吗?可是在陌生的环境下,他们并没有露怯,反而比我们这些生活舒适的成年人表现的更好,难道这不值得我们尊重吗?
健哥的这些讲述又让我们想到很多:国内,残疾人街头卖艺,在世人眼里不过是要饭的乞丐;国外,同样是残疾人街头卖艺,会有路人驻足欣赏,因为他们认为这和音乐厅里音乐会一样,都是艺术。再比如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进行的一次实验,一个六岁的儿童演员分别以一身干净得体的衣服和一身破烂肮脏的衣服站在人流密集的街头或餐厅里时,得到的人们不同反应:前者收获关心,后者遭到驱逐。最初看这个视频,我只是觉得不平等,但并不知道这种不平等从何而来,在与健哥交流后,我想我有了答案:世人太喜欢划分三六九等,太喜欢为别人带上标签。就像我们在认识健哥之前,理所当然的认为盲人无法自己出行,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安身立命,但事实是什么,健哥可以自己依靠公交、地铁或是计程车这些交通工具出行,可以在体验馆做着一份不错的工作。所有我们想当然的标签,都只是我们以为。
来访游客的留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肖晗提供
健哥很喜欢自己现在的这份工作,体验馆最基本上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们都能意识到珍惜自己的眼睛,珍惜现有的生活,同时还能启发一部分人的思考,让他们从多角度、多方面地看待人和事,首先,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我们曾经心中的“弱势群体”,不是用可怜和同情的眼光,而是能拥有真正的关心、善意的包容和平等的尊重。很庆幸,我们是这一部分有所思考的人中的一员,同时,我们也希望能用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出的点滴真知,启发和影响更多的人。结束了体验馆的行程,我们还将进行更多关于视障群体的走访和了解,希望能通过我们的笔和镜头,传达出他们的更多心声。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