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一宏伟计划要提前15年完成 意味着什么?

16.11.2017  03:04

  原标题:中国这一计划要提前15年完成,意味着什么?

  在“三步走”战略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构想基础上,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战略规划,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前15年到2035年实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速,必将对中国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科学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两个重大判断。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清楚表明新时代党所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四个伟大”实践形态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形态,既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运动的一般逻辑,又赋予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的内涵和价值。

  在“三步走”战略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构想基础上,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战略规划,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前15年到2035年实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速,必将对中国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1

   十九大的历史坐标

  十九大到二十大的复杂时间结构,决定了十九大三个特殊的历史坐标。

  第一个历史坐标——未来五年工作期。未来五年的政治结构本身就很特殊,其中有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是我们党的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间坐标: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第二个历史坐标——两个百年交汇期。2017年到2020年,这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实现的时间。2020到2050年,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入场和完成阶段。

  第三个历史坐标——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期。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战略规划,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不仅表明了我们党具有强大的政治能力和眼光,而且也给当代中国社会运动以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2

   基本现代化提前15年意味着什么

  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十九大的政治空间里给予统筹安排和整体考量,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里加以理论研究和方略部署,提前15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展现了我们党强大的政治能力和执政水平。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取得伟大成就,增强四个自信,增强激励,政治评价和目标就会趋于积极,现代化基本实现因此提前15年,再用15年达到更高质量和标准的领先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过程上进行两个阶段安排,在内容上进行结构优化,提出了既符合实际又具有巨大积极激励作用的新目标体系。

  在新目标体系中,诸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等极富重大历史意义的现代国家目标设定,一方面说明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在以往发展中得到全面提升,具备了向更高标准更积极目标前进的各方面基础;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共产党经过68年的执政实践锻炼,已经具备了很高的政治本领,能够善于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一方面着眼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突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应有的本土意义,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体系调整对中国人民、中国社会、中国13亿人口的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历史功能准确表达;另一方面又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不断丰富和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世界意义、价值和作用,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铮铮誓言掷地有声,表达的不光是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化理想,同时还有大国责任,以及对当代世界的现实担当与世界情怀。

  以现代化的战略调整为手段,积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新要求,自觉领导,主动引领,这充分彰显我们党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能是更好更快发展的主义,也只能是更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生态安全的主义,这就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富有成长性,更富有效率,更富有实践精神和行动能力,更加注重质量和管用,更能给人民获得感和安全感。基本现代化提前15年,意味着中国社会成长开始明显加速,意味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驶入快车道。

  与世界其他政党相比较,中国共产党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与政治能力,没有哪个国家,没有哪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一样,在理论和实践上,在深度、广度和精度上,对历史、民族、国家、社会、人民、主义等现代民族国家的主要议题有如此精湛的驾驭,做出如此精准的回应,极大程度地增强了党领导和执政的现实基础。

   3

   社会主义现代化提速的重大意义

  首先是极大拓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空间。

  调整和优化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空间,使其包容性和兼容性更强,理论和实践空间更宽广。一方面兼顾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历史与逻辑,另一方面又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这三个历史时期作为一个整体,以现代化视角加以融会贯通,以和平崛起的理论和实践为资源,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调整得更为积极主动。

  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的调整和优化,无疑会极大改善和优化中国未来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能力和动力,促进发展质量和效益,极大拓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与外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

  其次是切实增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意义。

  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重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制定科学蓝图,进行重大部署,具有异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不仅会从本土意义上给中国社会和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文化以新境界和新高度,而且也拓展了中国现代化历程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和价值,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最后是极大缓解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矛盾集中带来的焦虑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行二〇二〇到二〇三五年的战略安排和调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国人民就有了清晰预期和希望,有利于激发国家发展能力和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缓解现代化“时空压缩”效应带来的社会紧张感,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改善社会治理和政治生态。

  只有让老百姓有盼头了,对党、国家和社会有信心了,才会放心地过日子,也才会真正地由“谋生”走向“乐生”,由“放心”走向“舒心”,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社会安全、政治安全等国家总体安全,缓解社会和政治领域普遍存在的紧张和焦虑。

责任编辑:张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