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亟待跳出“因灾返贫”恶性循环

07.08.2014  11:12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云南鲁甸县近600人生命终结。而对于数量更多的幸免于难者,摆在他们眼前的境况一样揪心:因为灾难,原本就贫困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很多家庭已经一筹莫展。

  52岁的龙泉村村民冯忠禄是4个孩子的父亲,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刚刚采摘山花椒回到自家半山腰的土坯房中休息的女儿冯芳,因为房屋在地震中轰塌,转眼就相隔两世。

  “她还是个大学生,刚刚21岁。”冯忠禄流着眼泪说。

  失去心爱的女儿还不是冯忠禄的全部痛苦。地震给这个家庭造成的经济创伤,会让幸存下来的人生活更加艰难:原本,这个贫困地区的家庭靠着近几年当地政府推广山花椒,生活略有改善。然而,地震不仅毁了冯家的房子,也让他两个即将上大学的儿子的学费没了着落——这笔学费是他养的6头猪,结果地震中有4头被砸死,另外两头不知去向。

  鲁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近60%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为4300元人民币,每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

  鲁甸县副县长袁江说,当地经济基础差、居民教育程度低、产业发展落后。最近四五年,县政府利用当地的山地资源,推广核桃、花椒和苹果的种植。“农民这几年增收还是有希望的,但是重灾区财产损失严重,短期内因灾返贫的情况肯定很多。

  鲁甸县因灾返贫的窘境,是中国西部很多地区面临的共同难题。而广大的西部农村是中国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和难点。

  这些地区地壳活动强烈、地形复杂、暴雨集中,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

  与此相对应的是,这一地区人口众多,不少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经济欠发达,承受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差,连续的自然灾害又加剧了当地经济的落后,容易出现“因灾返贫”的恶性循环。

  云南大学社会学学者张美川说:“重大自然灾害不仅使个人生命财产遭受损失,造成返贫或加剧个体贫困,还会破坏公共设施、经济基础设施,从而造成当地经济根基的损失,让扶贫的投入和扶贫效果大打折扣。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并正在进行转型升级。其中,西部地区的扶贫工作已持续多年,是中国扶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然而,自然灾害多发和贫困交错的现实状况,让中国西部的发展屡屡受阻。

  张美川说,中国地震多发地区可以借鉴日本,在灾难教育、抗震房屋建设、应急机制等方面进行更多前瞻性工作和建立常态化制度。

  “在扶贫中一下子把防震减灾做到位也不现实,但有必要加强这方面考虑,让防灾救灾走在前面,成为贫困地区扶贫的组成部分,这样也能更好地保障扶贫资金投入的持续效果。”张美川说。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蒋洪认为,要减小西部地区突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公共财政后备资金的准备,并且进一步完善财政救助机制,从而在灾害发生后有效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支持灾区重建。

  “对于基本性保障以外的部分,应该通过发展商业性保险来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蒋洪说。他认为,政府应加强对地震多发地区房屋建设标准的监管,对房屋的抗震能力做出统一规定,从而提高基础设施的抗震水平。”

  根据中国的防震减灾规划,2020年前后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应能够抗击6级左右地震。

  “但在云南,尤其是偏远的州市,基础设施尤其是民房基本是不抗震的。”云南省地震局地震防御处处长张俊伟说,在云南农村,自建民房的抗震能力现在还是在引导、鼓励阶段,今后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记者王健 张祎 侯文坤)(参与采写:李萌 庞明广 吉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