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世界提供“公共产品”
当前,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日益紧密,加快推进本国卫生应急核心能力,积极应对境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倡导和促进全球卫生应急合作,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并一直在努力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成为全球卫生重要的“公共产品输出国”。
五十多年的援外行动
“中国对全球卫生合作与治理的参与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提供卫生发展援助。”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系主任、世界卫生组织原助理总干事刘培龙表示,从1963年开始,中国持续50多年向发展中国家派出援外医疗队,为保障这些国家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先后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6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过援外医疗队,累计派出医疗队员约2.4万人次,诊治患者近2.7亿人次。迄今已有1000余名医疗队员获得受援国首脑颁发的勋章等多种荣誉,有51名医疗队员因疾病、战乱、意外事故等在受援国牺牲。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引领相关国际应急救援行动,先后援助西非抗击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援助安哥拉、圭亚那黄热病、寨卡等疫情处置以及参与菲律宾风灾、海地地震、尼泊尔地震医学救援,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同时,中国也积极响应世卫组织关于迅速有效部署全球卫生应急队伍的计划和全球登记制度,申报国际应急医疗队。2016年5月,来自上海东方医院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成为首批通过世卫组织认证评估的国际应急医疗队,将随时接受世卫组织与中国政府的调遣,参加国际医疗救援任务。
2014年,西非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中国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规模最大的一次援外行动,及时向西非疫区3国及周边7国派出近1200名军地医疗卫生人员,为疫区国检测样本近9000份,留观诊疗相关病例900余例,培训当地医疗护理人员和社区防控骨干1.3万余人。中国还向疫区国家部署移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承担援建现代化生物安全实验室、传染病诊疗中心等急难险重任务,累计提供4轮总价值约7.5亿元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有力支援了西非国家疫情防控工作。
日趋多样的援助形式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对卫生发展援助提出了一系列新倡议,做出了一系列新承诺为卫生领域的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刘培龙说。
在人员培养上,自2003年以来,每年中国举办数十期卫生领域的培训班,邀请数百名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技术与管理人员来华培训。近年来,中国的卫生援助扩展到了公共卫生领域,开始了对疟疾等疾病的人群干预。
在卫生体系建设上,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先后在联合国和中非合作论坛宣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家医院和诊所、100个妇幼健康工程、来华培训与奖学金资助,向世卫组织提供200万美元的现汇援助,以及开展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等承诺。
近年来,中国在毛里塔尼亚、布隆迪等国开展“光明行”,为50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与几内亚、塞拉利昂等10国建立对口医院合作关系,选择重点专科予以支持,派遣专家赴对口医院开展工作,培养当地医务人员,并邀请对口医院医务人员来华进修培训;与埃塞俄比亚、柬埔寨等5国签署妇幼健康工程协议,探索开展生殖健康、妇女保健、儿科急救技术培训或义诊活动;赴加纳开展“爱心行”,建立心脏中心并开展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研。
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任明辉说,中国具有很好的药品研发能力,在非洲积淀了很好的卫生合作的基础,世卫组织期待并愿意帮助中国药品达到国际标准后在非洲推介和使用,从而确保这些国家获得稳定的健康保障。
全球卫生知识库的贡献者
“中国是世卫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全球基金理事机构的成员,积极参与全球重大政策问题的讨论和规则制定。越来越多的中国专家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制定标准、规范、指南提供技术咨询。”刘培龙表示。
据他介绍,目前中国是唯一同时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法典委员会(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和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主持国的发展中国家,“在一些国际法典标准的起草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中国也积极贡献自身在卫生与健康领域的理念和实践经验。中国政府将健康中国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先后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并发布了今后15年推进国民健康的行动纲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这些会议和行动纲领,不仅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而且把实施中国全球卫生战略,全方位积极推进人口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作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支撑与保障。”刘培龙认为:“中国在加强卫生系统和增进人民健康方面有很好的理念,并积累了重要的实践经验,包括卫生政策和医药卫生技术。这些极大地丰富了全球卫生的知识库,为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也是对全球卫生治理的重大贡献。”
“在世卫组织工作期间,我体会到世卫组织对中国充满期待,期待中国在全球卫生合作与治理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任明辉指出,与中国对国际卫生的贡献及缴纳的会费相比,中国籍职员在世卫组织的占比仍然偏小,而且岗位级别普遍不高,在应急、药品食品安全、卫生政策和体制等关键岗位更是没有中国籍职员,“在这些领域中国有很好的专家,完全可以在全球卫生政策制定上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摘引网址:http://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17/0123/402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