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GDP增长放缓

19.11.2014  12:11
核心提示:传统产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在国际上最具竞争力最能叫得响。传统产业要调整升级,但绝对不可能被淘汰,永远是朝阳产业,不会成为夕阳产业。”       新常态下经济运行三个特点     1     经济的增长速度放缓,而且是有目地的放缓、有底线的放缓、有质量的放缓。     2     经济转型速度加快。经济转型的核心就是把过去更多关注经济数量转化为现在的质量提高。     3     产业调整的深化。这涉及过剩产业退出、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的提高和转移、服务业发展。     传统产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在国际上最具竞争力最能叫得响。传统产业要调整升级,但绝对不可能被淘汰,永远是朝阳产业,不会成为夕阳产业。”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放缓是否会如自由落体般一直缓下去,这成为各界所关注的热点。     “中国经济速度放缓是有底线的,目前看来这底线是7%,不要担心。”11月18日,在成都,著名经济学家、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如是说。在当日举行的首届“闽商(中国)商会会长合作发展高峰论坛”上,龙永图就新常态下的经济放缓进行了全新解读,并为企业如何作为支了四招。32分钟的主题发言,全是干货,他的语速很快、一气呵成,其间有工作人员递上矿泉水也被挥手谢绝。     谈GDP增长     增速放缓是有质量的放缓     龙永图认为,新常态下的经济运行具有三大特点。“首先是经济增速放缓。”他说,经济增长从10%掉到7.8%、7.6%,目前是7.4%,可能会有人感到担心。不要担心。从经济放缓的原因来看:外部因素,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了拉动经济的一个“火车头”——出口;内部因素,许多行业产能过剩,中小企业生存困难;还有,这次放缓是中国有意而为之。这是为了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更健康、稳定、可持续而有目的地放缓。     龙永图说,这次放缓是有底线的,目前来看底线至少是7%。现在中央为保持经济增长已开始采取措施。     还有一个可喜的现象——速度放缓了,但就业岗位却在增加,说明经济发展的质量出现变化。龙永图说,“总体来讲,新常态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经济增速放缓,但是有目的、有底线、有质量的放缓!”     谈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不会被淘汰     第二个特点是经济转型速度加快。龙永图认为,经济转型的核心是把过去更多关注经济数量转化为现在的质量提高。而判断经济质量是否好有两个标准,一是老百姓是不是得到了实惠,也就是民生;一是贫富悬殊是否缩小,也就是公正公平是否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也就是稳定。     “传统产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在国际上最具竞争力最能叫得响。传统产业要调整升级,但绝对不可能被淘汰,永远是朝阳产业,不会成为夕阳产业。”龙永图说,新常态下的经济运行第三个特点是产业调整的深化,这涉及过剩产业退出、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的提高和转移、服务业发展。     支招中国企业     创新开放形成全球制造典范     步入新常态,经济放缓,企业该怎么办?龙永图抛出了四个关键词:机遇、创新、开放、文化。     “中国更注重经济发展质量,会出现很多新的、过去没有的机遇。”龙永图说,中国13亿人口的大市场,企业家一只眼要盯中高收入群体的需求,有数据统计,到2025年中国将有4亿人成为全球标准的富人;另一只眼要盯住中低收入群体的需求,解决人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需求,要解决3个“一亿人”的问题,其间会产生极大的商业机会。     对于创新,龙永图建议,在企业盈利低的情况下,政府更多考虑减低各种税负,减少中小企业的负担,从而支撑创新体系,让企业的创新不做“无米之炊”。     关于开放,龙永图说,中国在开放上需牢牢抓住出口,以技术出口来确保在全球的竞争力。同时多进口,把全世界最好的人才、原材料、零部件、设计等都集中到中国来,在各行各业形成一个全球制造的典范。     “适应新常态,企业家自己要硬起来,一个具有专业精神、创新精神、开放精神的企业家,知道如何遵循市场规律。”龙永图谈及文化时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