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型 新常态 再出发——西南交大举办中国经济发展与管理教育高峰论坛

01.10.2014  00:54

9月30日,中国经济发展与管理教育高峰论坛在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大学生会堂隆重举行。四川省政协第十届副主席解洪;校党委书记王顺洪、校长徐飞,党委副书记陈志坚、桂富强,副校长朱健梅、蒲云、冯晓云;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赵纯均、西南交大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贾建民等出席论坛。

 

高峰论坛上,专家学者深入剖析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探讨中国经济与管理教育应如何应对现实挑战、更好地发挥智囊支持、人才培养之责。论坛举办恰逢其时,对于中国经济与管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正处于发展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亦具有重要价值。

西南交大校长徐飞代表学校向各位嘉宾、校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徐飞表示,经历30余年高速成长后的中国经济,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的变化中,面临着诸多全新的挑战。网络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动摇传统的市场空间、产业空间,乃至动摇企业的传统组织模式和发展轨迹。人类的组织和运作方式、经济学管理模式包括经济与管理的教育模式正发生着必然的大转型。

 

在这种大转型时期之下,如何回应现实的挑战、培养优秀学生、推动他们成长为在全球化竞争中有竞争力的人才,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与管理教育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徐飞指出,作为学校重要力量之一的经济管理学院需要引进更多国际化人才,同时也需要尝试“习惯”一个相对缓慢、稳健的增长“新常态”。在这个阶段,教育发展速度可以下降,但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规模可以稳定,但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立足中国现实的研究根基可以牢固,但对现实变化的响应需要进一步快捷。

徐飞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与管理教育事业需要“再出发”,为人类知识边界的扩展、为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面向未来,徐飞信心满怀:“我们相信,只要及时回应正在到来的大转型,积极适应正在展开的新常态,为过去30余年改革提供了重要智力、人才支持的中国经济发展与管理教育事业就一定能为未来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好、更强大的支持。

西南交大经管学院院长贾建民回顾了学院发展历史,汇报了经管学院30年的累累硕果——已搭建以贾建民为带头人的教育部创新团队、“服务科学与创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研究平台;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学院学术实力位居西部前列,吸引了大量著名学者来校访问交流。贾建民希望,学院追求学贯中西的学术成就、造就知行统一的管理人才,成为令人尊敬的经济管理学院。

在《中国管理教育的思考》主题演讲中,清华大学赵纯均原院长表示,管理教育乃应运而生、顺势而上,相较于各国基本教育水平,我国教育发展的质量、数量都还有待提高,这也意味着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他强调,研究和教学应相辅相成、相互平衡,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办社会真正需要的商学院。

以30年工作经验为例,中国建材集团宋志平董事长说,在工作中要学会尊重、战胜拒绝。在成为“双料董事长”之后的5年以及带领北新建材走出困局的实践中,他总结出6点经验:中国的事业是企业、管理需要工法、管理是教育、混合所有制是把金钥匙、市场经济需要竞合、新常态下的选择。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吴敬琏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主题演讲中指出,时代希望变革,要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克服阻碍,不断建立与当下社会相适应的机制。与此同时,还必须结合国家的各项体制,相互纠正、改变,合理调节政治与经济的冲突,完善政治经济体制中的弊病,使之达到协同作用。吴敬琏认为,中国的出路在于保持宏观经济总体稳定的条件下,着力推进改革。他强调,必须积极从广度、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划、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利益最大化和最优化。演讲后,吴敬琏还将亲笔签名的书籍赠予经济管理学院。学院党委书记李军、常务副院长黄登仕代表学院收下了这份珍贵礼物。

情铸经管30年”,经管学院校友代表表达了拳拳深情:管84、85级全体同学向学校扬华基金会捐款50万元,由副校长蒲云代表接收;由学院本科生担任主持,并精心准备了《G大调弦乐小夜曲》等文艺节目;艺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甘霖也以独唱《我的太阳》向母院30周年生日献礼。

经济管理学院校友、师生近千人参加了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