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风·蜀韵】2018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13.03.2018  11:12

截止至2017年,我国分四批公布了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达百余项,主要包括纺、染、织、绣、印等传统工艺及各类民族服装服饰。


 

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不仅要有传统之魂,更要体现时代精神,用新视角、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去改革创新,让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性工艺产品,让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为此,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设计师分会、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共同承办的 “2018 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将于 3 月14 在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上举办。参展的非遗项目包括 蜀锦 蜀绣 羌族刺绣工艺 自贡扎染工艺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 彝族服饰 等来自四川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技艺。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在我国传统丝织工艺锦缎的生产中,是起源最早、流行年代最长、影响最深远的织锦。西方世界曾用丝绸(seres)或瓷器(china)来称呼中国。

据说凯撒大帝曾身着丝锦到剧院看戏,引发全场轰动,被认为是“空前豪华”的服装。蜀锦历经三千年的岁月传承至今,在丝绸之路上广为传播,架起了成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是中国织锦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可追溯到古蜀三星堆文明时期。汉末三国时,蜀锦就已驰名天下,见于西汉扬雄《蜀都赋》: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

发展至今,经过几代人的不懈钻研,上承文化源流,下启锦绣时代,终将蜀绣神乎其技的130余种针法悉数流传,技艺革新。平顺亮泽、细腻严谨、内涵丰富的蜀绣得以在中华艺术的浩海中占据重要一席。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羌族核心聚居区——四川茂县发掘的距今6000年的营盘山遗址中出土的彩陶盆和彩陶瓶上的花卉纹、蛙纹与羌绣满襟围腰上的图案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羌族男女老少皆穿着的“云云鞋”上的云纹和在四川茂县出土的先秦礼器青铜罍、乐器青铜编钟及典型代表陶器——双耳罐上的漩涡纹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羌绣因其针法细致、图案精美、内涵丰富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已经成为羌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缩影。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自贡扎染历史悠久,它基于自贡人长期以来对精神文化和艺术的追求而产生,流传于巴蜀之间。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扎染工艺已在四川地区普遍运用,四川蜀缬以其色彩绚丽、制作精良、晕色朦胧的特色成为宫廷的高级织物。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断研究创新,四川自贡扎染总结出绞、缝、扎、捆、撮、叠、缚、夹等多种扎缬手法,形成了自贡扎染的独特工艺。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丹巴罕额依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骨质纺轮”证明,早在距今45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嘉绒地区的纺织技艺就已经发端。

藏族毛、麻、棉编织工艺和挑花刺绣工艺,是千百年来藏族为适应当地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不断创新和吸纳汉族挑花刺绣工艺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一般青年男女的服装颜色鲜艳,纹样饰品繁多。中老年人的服装纹样较年轻人为少,素貌庄重。

居住在山区的彝族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织成,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一般为深黑色,堪称凉山彝家的服饰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