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非遗节 “印道·中国篆刻艺术双年展”永久落地成都

13.09.2015  13:19
 

展览标识

篆刻作品

  为传承和弘扬中国篆刻艺术,鼓励更多青年篆刻艺术家创作新作品,传承中国手艺,由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执委会主办的“印鉴成都——2015全国中青年篆刻艺术家邀请展”于9月12日在杜甫草堂博物馆开幕。

  作为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来自全国的14名当代著名篆刻家和95名中青年篆刻名家参展,中国篆刻界的泰斗级艺术家韩天衡为本次展览题字并创作了作品。据了解,本次展览共邀请到的109位全国篆刻艺术家的作品中,包含书法作品2件、印屏作品109件、篆刻印章原石作品108方。展览精选了历朝历代吟诵成都的诗句和杜诗名句100句,艺术家们以印章鉴证成都历史文脉,以篆刻展现成都文化底蕴。

  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典型代表,同时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遗保护名录。2013年,第四届非遗节首次成功举办了《印道·首届中国篆刻艺术双年展:2013当代中国篆刻艺术名家邀请展》,搭建了传播弘扬中国篆刻艺术的国际平台,而“印道·中国篆刻艺术双年展” 这一国内首个篆刻双年展品牌也永久落地成都。

  中国篆刻艺术是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术发展而来,是以中国书法为基础、以低硬度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中国汉字为表象的一门古老而独特的镌刻艺术。2009年,中国篆刻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篆刻艺术既强调中国古老文字的结构美,又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与章法美,并突出用刀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在方寸之间恣意挥洒、抒发情感。中国篆刻艺术品既可以独立欣赏,又在书画作品、典籍收藏、斋室雅号、怡情寄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还可延伸出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深受我国民众的喜爱,可谓“方寸之间尽显华章”。

  四川及成都地区,自古即为中国印章艺术发源地之一,远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图语铜印,在中国印章历史上独树一帜,为中国传统印章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有以张大千、乔大壮为代表的篆刻名家载入中国篆刻艺术史册,实为中国印章和篆刻艺术的一方福地。在成功举办首届国际非遗节后,“非遗节”被确定永久落户成都。于是,在“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举办“印道·中国篆刻艺术双年展”,搭建传承中国篆刻艺术重要平台,荟萃名家作品,于弘扬印学大有裨益。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