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猪业的现状及展望

25.02.2015  11:29

  我国生猪养殖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由从属副业向专门化生产转变,由小农生产向商品生产转变,由传统农户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饲养转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中国猪业转型升级进程明显加快,由世界养猪大国变成世界养猪强国的愿望正在逐渐实现。

  1  五类模式同时并存

  我国生猪养殖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主要包括传统养殖、过渡养殖、现代养殖、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五类。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养殖的农户(年出栏1~3头)或散养户正在加速退出市场,偏现代型的过渡养殖(年出栏500~3 000头)和单体规模大于3 000头的现代养殖迅速发展(据农业部公布,2013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超过25.5万个,比重达40.8%)。生猪养殖在国家政策引导扶持和市场波动震荡的双重作用下,经历“洗牌”后,家庭农场(20~100头母猪)和大型规模猪场(3 000头母猪以上)正在成为中国养猪业的主力。

  2  四大体系已经建立

  2.1  以国家育种中心、良种场、繁育场,人工授精站为主的繁育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各地相继建成了一大批种猪场,部分种猪场不惜重金从丹麦、英国、法国、美国、瑞典、加拿大等国引进了长白、约克夏、巴克夏、汉普夏、杜洛克、皮特兰等种猪,储备了丰富的猪品种资源,装备了超声波活体测膘仪等先进设备,并开展种猪性能测定等工作,以提高选育效果。

  2.2  国家、省、市(地)、县(区)四级饲料质量监控管理网络初步形成。配合饲料、添加剂预混料、浓缩料生产已开始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一批大中型饲料加工企业及销售网点遍布广大乡镇,饲料生产供应体系比较完备。

  2.3  从国家到乡镇为体系的疫病防治网络已实现全覆盖。其中,全国乡(镇)畜牧兽医站近6万个,技术人员近30万人,执证上岗的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数量正在稳步增长。

  2.4  肉品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及其生产供应链日趋完善。国内肉类联合加工厂已达1 500多个,大中型厂近360个,国营、外资、合资、股份制、私营企业并存,具备了较强的收储加工能力。

  3  大型企业强势进驻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的部分农牧企业正在拉近中国养猪业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众多技术和资金雄厚的集团公司已进驻养猪业,如“天康生物”借助上市打造生猪全产业链,将生物疫苗及饲料的生产销售扩展到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和肉品销售;“天邦”入股法国种猪公司;“雏鹰农牧”连续融资,拟募集15亿资金大部分用于生猪养殖。目前,我国生猪出栏率已大幅提高;料肉比和饲养天数大幅降低;每头母猪平均分娩胎次,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及仔猪成活率等技术指标均有提高;“分段式流水线工艺”,高床饲养以及计算机监控技术在母猪分娩、乳猪哺乳上的应用等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4  健康养殖备受推崇

  自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积极推进健康养殖方式”以来,生猪健康养殖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大力发展健康养殖是保持我国生猪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提高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的方向和必然选择。生猪健康养殖模式在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性、环境安全性、产业链稳定性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

  5  行业标准基本健全

  我国目前已制定了比较完善的与生猪养殖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如《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生猪饲养准则》(NY5033)以及《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猪肉》等等。使生猪养殖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中,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已构建实施,它将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方向由“价格、便捷、品种、质量、品牌”向“品牌、品种、质量、便捷、价格”转变,引领生猪养殖加工业在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中高档猪肉产品上做文章。

  6  养殖区域相对集中

  生猪养殖和商品猪供给区域化明显。四川、河南、山东、河北、广东、等省为养猪大省,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60%左右。四川、湖南、河南、河北、云南、湖北六省提供的商品猪占全国区际商品猪贸易总量的80%以上,湖北某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供港活猪占据香港七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7  供求格局变化较大

  生猪供求格局变化较大。1979~1984年间因饲料缺乏,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导致供给严重短缺;1984~1998年间饲料充足、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及推广导致供给能力大幅提升,缩小了供求缺口;1998~2014年间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受市场波动、猪肉替代品快速发展、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等因素影响,致使结构性短缺与产能相对过剩现象并存。

  8  猪肉产销全球第一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稳居世界第一。国内猪肉消费一直高于牛、羊、禽肉,以鲜食为主。中高端猪肉市场占有率较低,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冷却肉已经占有当地生鲜猪肉市场的15%左右份额。猪肉深加工量及对外贸易量较少,冷冻猪肉、火腿、香肠、干熏腌渍制品主要出口到港澳地区及新加坡、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双汇集团已成功收购美国某公司,并再次向俄罗斯出口猪肉。■

(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学校   余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