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带给世界什么机遇
习近平访美时刻的中国经济,风险渐消、活力渐现,创新时有斩获,内需潜力尤大,日益成为对冲全球经济动荡的基石……历史正在此刻深远转折,多姿多彩的中国故事远未结束
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离京飞往美国西雅图,拉开了举世瞩目的对美首次国事访问。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全球影响力最大的两大经济体元首展开全方位对话的一周前,9月15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第一次用四个“坚定不移”全新定义新时期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赴美前接受《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中,习近平说,“在当前世界经济大环境下,各国经济都面临着困难,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定下行压力,但这是前进中的问题。我想特别强调,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
他希望全球有远见的人士能够做到“风物长宜放眼量”,并寓意生动地说,“分析中国经济,要看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确,动力是否强劲,潜力是否充沛。在大海上航行,再大的船也会有一时的颠簸。只要投资者全面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近期中国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制定的战略以及中国经济各项数据和趋势,就会作出正确判断。”
据IMF数据显示,2014年,欧盟GDP达到18.5万亿美元,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2000亿美元;美国GDP为17.4万亿美元,贡献了3750亿美元;而中国GDP为10.4万亿美元,却为全球经济贡献了1.32万亿美元,提供了全球40%的新增动力,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最强劲的火车头。
“改革与开放相伴而生、相互促进,现在的中国已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大幅度提升。”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谈到,这一高关联度,意味着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不仅会重启中国经济活力,也会给区域乃至全球带来不逊于改革开放过去30多年那样的重大机遇。
改革魄力世所罕见
近两年来,与世界各国经济调整的力度和广度相比,中国正在推进的新一轮改革深化的魄力、速度和密集度世所罕见。尤其是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出后,2014年就基本完成了80个重点改革任务,此外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370条改革成果。
今年确定了100多项重点改革,已经推出了70多个重点改革方案。仅9月15日一天,就通过了7项改革方案。正如习近平所介绍,“(今年)还要继续出台一批重大经济改革举措,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改革举措往前排,将在财税、金融、开放、司法、民生等领域集中推出一些力度大、措施实的改革方案。”
他还强调,中国这一轮改革是全面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并深有感触地对海外媒体说,“经过努力,一些多年来难啃的硬骨头啃下来了。这些改革是真动了奶酪、动了真格。改革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改变一些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当然会有难度,不然就不叫改革了。所以,我说过,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改革关头勇者胜。同时,改革要扎扎实实干,想入非非不行,哗众取宠不行,蜻蜓点水也不行。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实现改革目标,风雨无阻,勇往直前。”
在当下全球经济急需提振的关键时刻,这些改革对世界的重要性也被发达国家深刻地感受到了。9月18日,美国芝加哥大学保尔森基金会主席小亨利·M.保尔森为《华盛顿邮报》撰写了“为什么中国的经济改革对美国至关重要”的署名文章。作者给出的理由是:“如果中国现在采取正确行动来应对眼前的挑战,同时加速习近平主席的经济改革议程,那么中国并且延伸至全世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可以得到避免。”
这位美国前财政部长对此抱有信心,“中国拥有做到这些的必要工具和金融能力。”他强调,在最近几年里,中国对全球增长作出了两项重要贡献:它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维持了自身增长,并充当了其他国家大宗商品和工业出口的需求驱动者。因此,在美国政界和商界有影响力的保尔森的主张是:
“美国尽管与北京存在分歧,但应该全力支持中国经济改革者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