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成高收入国家?作者回应如何测算

13.06.2016  06:02
预计中国2024年进入高收入阶段

  6月12日,《人民日报》刊文《从国际经验看如何长期保持增长动力》,文章表示中国预计从2024年开始进入高收入阶段,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文章的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研究所所长郑秉文,他对《新闻极客》表示,2024年是非常保守的估计,中国应在2022年或2023年进入高收入阶段,但这并不是基于住房、工资等居民感受的角度。

2024年是如何计算的? 高收入国家意味着什么

   2024年是如何计算的?

  郑秉文表示,按照经济年均增长率设定三个情境,情境一按照6%来计算,属于低度的,也就是发展慢的;中情境设定为6.5%,这也正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的;高情境设定为7%。

  按照这三个情境计算,即使按照最低的增长率计算,2024年也达到了高收入阶段。并且,其中还考虑了物价因素、全面放开二孩的因素、世界银行上调标准等因素。

  郑秉文表示,2024年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如果按照7%计算,那么2022年或者2023年就达到了高收入国家的标准。

高收入国家等于涨工资、住大房子吗? 高收入阶段会体现在居民生活中吗?

   高收入国家等于涨工资、住大房子吗?

  判断高收入国家的标准是能否达到世界银行划定的标准。目前,世界银行设定的高收入门槛是人均国民总收入(GNI)1.26万美元。

  资料显示,中国2015年人均GNI约788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收入分组标准,2010年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

  也就是说,预计2024年中国的人均GNI将达到1.26万美元。

  那么,高收入国家对于居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郑秉文介绍,实际上,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高收入国家有基尼系数高的,也有基尼系数比较低的。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比如丹麦的基尼系数很低,美国的基尼系数很高。丹麦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的居民之间,人均GNI都差不多的情况,居民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

  郑秉文说,一个国家居民的收入取决于制度,比如初次分配制度、二次分配制度,取决于基尼系数是高是低,取决于根本制度。所以即使相同人均GNI的国家也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

  他强调,高收入阶段这个概念并不是从居民的感知、感受的角度出发。“不会是原来住多少房子、现在住多少房子。因为即使相同水平的国家的住房制度也是不一样的。

  文章中也写道:“我国在跨过世界银行设定的高收入门槛之后,还有漫漫长路要走。”美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已达5.5万美元,卢森堡超过11万美元,跨度很大。“对我国来说,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后,下一个目标是迈向‘中等发达国家’。”

GDP将更高,但为什么感受不到? 中国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GDP将更高,但为什么感受不到?

  2024年中国进入高收入阶段,意味着中等收入阶段在中国就成为历史了。“想想这么多年的中等收入陷阱,到那个时候就跨过去了。”郑秉文说。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郑秉文表示,到那时,国家的人均财富水平就到了另外一个阶段,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与GNP大致相当。

  但它们在本质上有区别,在中国GDP要大于GNI,所以换算到以GDP为指标衡量的时候,还要稍高一些。

  郑秉文解释,GDP讲的是国土上产生了多少了价值,但这个国土上招商引资比例比较大,产生的价值里有很多是外国人的,外国人走了就不是你的。

  GNI讲的是国民,如果你的国民在海外大量投资,都应该算GNI。

  他说,有的国家不是太开放,比如日本,反倒在海外的投资比较多。他的GNI就要高于GDP。中国恰恰相反,大量的招商引资,真正的利润让外国挣走了,所在在中国GDP就要高。

  中国的情况是,用GDP海外的部分减去招商引资的部分,这部分额度大于GNI在海外生产加上来的,那显然GDP大于GNI。郑秉文说,“所以你的GDP很高,但是感受没那么高。

  (新浪《新闻极客》 刘洋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