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成都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大会成功举办
7月7日, 2017中国•成都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大会 成功举办。来自中德两国的多名院士专家、两国企业代表,共襄智能产业的发展盛会,以 “智能制造的全球机遇与成都路径” 为主题,深入对话和交流,挖掘产业创新合作机会,探讨智能智造发展趋势。
智造让四川走向全球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和软件服务业司安筱鹏
继工业革命、电力革命、蒸汽革命、信息化革命之后的新一轮智能革命即将到来,势不可挡的科技发展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和软件服务业司安筱鹏副司长在大会上指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制造业发展正在进入平台化发展的新阶段。他指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领军企业竞争的一个新赛道,也是当前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布局的新方向,更是成为制造业大国的一个新焦点。这也意味着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面临着一个窗口期,因为这样的平台竞争,未来的两到三年将是窗口期,如何围绕窗口期打造中国本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各界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
四川省经信委副主任张延川
制造业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期、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的阶段性窗口期,都要求作为未来我国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区域的四川以及省会成都,必须主动作为。在大会上,四川省经信委副主任张延川表示,四川坚持 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全面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重点围绕核心产业集聚创新资源,深入实施企业创新主题培育,产业创新牵引升级,产学研协同创新,区域创新发展示范四大科技创新工程。 他特别指出,四川非常注重国际合作,注重发挥全球制造产业链的带动作用,成都市目前正在打造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其中三大创新点之一,就是创新开放合作的新模式;同时也在大力推进中德、中法、中捷合作园区建设。希望更多的四川企业,不但能够学习到先进的制造经验,也能加入到全球产业链当中,让四川制造走向全球。
中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刘韶庆
作为工信部授予的国家新兴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智能制造的试点示范企业,中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刘韶庆分享了中车的经验。2016年四方股份销售收入是425.1亿元,拿出了5%的营业收入进行研发,全部员工中技术人员占到了25%左右。他认为,创新研发是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
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雁
对于这次大会,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雁表示,看到了成都作为迈向国家中心城市更加开放的姿态,能够推动更多的世界级合作。同时,他也想借这次大会的机会,呼唤企业在本土能够推动更多的智能制造合作项目。
德国“工业4.0”助推成都智造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外贸协会董事迈克尔•舒曼
为了务实探讨智能制造的国际合作,此次大会特别邀请中德智能制造联盟作为共同主办方,希望以 中德合作的成功案例为范本,以中德两国优秀智能制造企业的发展经验,为国际间合作和成都制造业的加速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来自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外贸协会董事迈克尔•舒曼在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他提到,工业4.0并不是第四次的工业变革,或者一系列具体的技术变革,提到工业4.0时要强调的是政策的推动和战略的推动所带来的成功,工业4.0推动了制造行业的数字化,包括智能工厂、人机工程、互联网物联网的建设都是它所取得的成绩。
中德智能制造联盟秘书长王鹏
德国工业4.0给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启示呢?中德智能制造联盟秘书长王鹏谈到,对中国制造业的评价往往是为大而不强,核心是什么不强,就是质量和品牌不强。全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变化,即制造业领域的生产泛式或者说制造模式的根本转变。王鹏提出要振兴先进制造业,就要进入到品质的这个内涵中来,未来的高品质的工业品,除了质量好、有品牌外,还必须让消费者参与到设计中去,满足他们的创造感。
博世力士乐工厂自动化业务拓展部经理Wiedorn Wolfgang
来自德国的企业代表,博世力士乐工厂自动化业务拓展部经理Wiedorn Wolfgang指出,德国实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是可以对接的,它实际上可以是一个互联企业的双向战略,“工业4.0”也可以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促进器,能够协助企业制订具体的计划。
对话“智能制造的全球机遇与成都路径”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秦海林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首攻方向,“中国制造2025发布”已有两年了,在大会的“高峰对话”环节,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秦海林首先指出,工信部遴选出10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说明我们已经在智能制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即便如此,智能制造这个方向也存在一些争议,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领域。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经济教授、博士生导师徐佳宾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经济教授、博士生导师徐佳宾对智能制造谈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上一次的信息技术,之所以没有最后尘埃落定,而逐渐成为一个泡沫,就是因为没有和制造技术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融合。但智能制造是非常强调信息技术,不是为了信息技术发展,而且是一个融合技术的发展。西财智库CEO、首席科学家、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汤继强对此观点表示认同,他说:制造业提档升级,跨学科、多学科的融合,使我们在智能制造的领域里,会有更多的来自中国人的创意和创新。
中航工业成飞数控加工厂副厂长宋智勇
中航工业成飞数控加工厂副厂长宋智勇则从实际工作环节提出了对智能制造的看法,他表示在智能制造阶段,人应该更多地做更复杂的工作,做更高级的事,这是和制造服务化和自动化是类似的概念,把知识转化到为其他的企业做服务。如何实现智能制造呢?他举例说,成飞数控厂目前没有提出做智能工厂,而是做智能车间,先把智能车间做好,达到良好运行之后,可以慢慢往智能工厂方向发展,现在还处于打基石这个阶段。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智能制造总经理张维杰
海尔智能制造是中国在制造业创新的一个样本。海尔家电产业集团智能制造总经理张维杰谈到,海尔在智能制造方面有十几年的经验,是实打实地去探索或者去试错沉淀下来的。海尔根据产业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我颠覆、自我优化。对成都企业的智能制造探索,他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整个企业的在转型升级中思维方式的转变。他特别强调,智能制造时代,本质是颠覆企业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变成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驱动带动企业的模式升级。
德国莱茵集团工业机器部门总经理黄荣安
德国莱茵集团工业机器部门总经理黄荣安则从质量和安全领域对成都的智能制造提出了建议:企业要多多参与到与本国国情不同的市场要求中去,和不同的标准多接触,这样企业走出去就不会被动,不会发现落差,这些落差到最后反馈到工程和产品中的时候,会让企业感觉到很困难,会被人家牵着鼻子走。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在工业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过程中,真正的实质性、核心内容是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总结说,安全是一个大问题,安全可以体现在可靠性、使用寿命、故障率等方面。智能制造将传统制造业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新的安全问题就暴露了,他举例说,自动驾驶汽车就一定不能被黑客控制,所以要把网络安全的概念要放到智能制造里面,一定要强调智能制造过程和产品的网络安全。对于成都的制造业企业,他也提出了具体的希望:“成都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人才高地,成都曾发挥了很好的技术优势,在智能制造发展中,希望成都能发挥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在中国占住它应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