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向金融系统注资3000亿遏制\"钱荒\"

23.12.2013  14:06
核心提示:中国拿出新一轮举措遏制钱荒局面,宣布向国内金融系统注入3000亿元人民币紧急资金。这不禁让人惴惴不安地回想起今年早些时候那次
中国拿出新一轮举措遏制“钱荒”局面,宣布向国内金融系统注入3000亿元人民币紧急资金。这不禁让人惴惴不安地回想起今年早些时候那次惊动全球市场的“钱荒”事件。

  中国央行表示已经连续三天向急需现金的放贷机构提供资金。相比昨天,央行这次披露了更多详细情况。中国央行昨日首次证实该行已经颇为罕见地启用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中国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今天飙升至危险水平。

  中国经济“硬着陆”是许多国际投资者最担心在2014年出现的情况之一,不过到目前为止,各国金融市场都觉得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受到严重影响的可能性不大。由于美联储本周顺利推出“逐步削减”资产购买规模的计划,全球股市反而纷纷上扬。

  英国赫米斯基金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经济师尼尔·威廉斯说:“此事可能使中国再次成为国际投资者的关注对象,但就目前而言,我们仍然处在刚刚迈出‘逐步削减’第一步的舒适环境中。各国市场终于开始认识到,‘逐步削减’仍然意味着会继续奉行宽松政策,这就安抚了全球市场的情绪。”

  有分析师认为中国金融系统出现资金吃紧是一系列技术性因素造成的。有交易商首先指责中国央行放任市场状况一步步恶化至需要紧急注资的地步。近几周来,虽然银行系统临近现金短缺的年终时期,但中国央行一直坚决拒绝为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

  美国银行美林金融管理部经济学家陆挺认为,中国金融体系正迈入新的时代,决策者正在努力适应这一变化。陆挺认为,中国会避免像今年6月那样出现大范围“钱荒”,这是因为央行并不希望货币状况过于严峻。

  由市场主导的一些动向为央行控制利率增加了难度。现金一直在从传统银行账户流向所谓的“理财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这就使金融系统存款不得不面对更多竞争。

  时至年底,银行保住存款的压力尤其大,这是因为它们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确保未偿贷款总额不超过资产负债表上存款总额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