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问捷克:历经67年的“水到渠成”
中新社北京3月27日消息,习近平将于3月28日启程访问捷克共和国。这是中捷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主席第一次踏上捷克的土地。
中国前驻捷克大使霍玉珍用“水到渠成”来评价习近平此次捷克之行。捷克总统泽曼曾多次邀请习近平访问捷克,并在去年11月表示,捷克欢迎习近平的热情与真诚将会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2015年9月,泽曼来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成为唯一一位登上北京天安门城楼观礼的欧盟国家元首。
2014年4月,捷克外长扎奥拉莱克访华,这是捷克外长时隔15年再次访华。泽曼则在第二年“排除干扰和压力”,出席中国“9·3”纪念活动。因此,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中国和捷克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好朋友。
捷克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尤乐娜则对媒体表示,中捷友好是“有传统的”。
时钟拨回到67年前的1949年10月6日,原捷克斯洛伐克成为最早一批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50年,中国开始派遣留学生赴原捷克斯洛伐克学习。由于该国拥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中国国内在上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批介绍其农业、轻工业、机械制造、医疗卫生等领域成就的研究成果。
但随着中国与前苏联关系在上世纪60年代恶化,中捷关系也随之转冷,各领域的交流都中断了约20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捷交流逐渐回暖,其中文化领域的交流尤为突出,捷克斯洛伐克导演兹德涅克·米勒的动画作品《鼹鼠的故事》就在这个时期引入中国,成为一代中国人童年的美好回忆。
1993年1月1日,捷克共和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中国即予以承认并与之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94年10月,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戴秉国和时任捷外交部副部长的翁德拉签署换文协议,确认中国与前捷克斯洛伐克联邦缔结的条约、协定继续有效。但由于捷克原总统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举措,导致两国关系发展遇到一些波折。
尽管如此,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捷关系还是持续向前发展,双方高级官员多次互访,钱其琛、吴邦国、吴仪、温家宝等人都曾经访问过捷克。捷克总统泽曼本人也是中捷关系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上世纪90年代,中国从捷克进口两套五十万千瓦电站设备,建设山西神头电厂。1999年,时任捷总理的泽曼率团访华,并与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出席了双方企业签署神头电站合同的仪式。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赵俊杰认为,本届捷克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源于其积极理性的现实主义外交观。2015年,中捷双边贸易额达110亿美元,捷克目前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捷克在欧盟以外最大贸易伙伴。赵俊杰说,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6+1合作”中,捷克试图“小马拉大车”,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发挥1+1>2的作用,拉动中东欧的发展。
在霍玉珍看来,推进中捷关系发展已成为捷克主流共识。两国建交67年后,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捷克,对中捷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两国和两国人民将越走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