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四大银行在日本吸储611亿元

29.04.2014  15:44
核心提示:中国、建设、工商、交通等四家在日本设有分行的中国大型国有银行,其吸引日本国内存款额在最近3年时间里增长了3倍以上,并早在2013年9月末,就已到达1万亿日元(约合611亿元人民币)的水平。

  虽然中日关系紧张,但日本的企业和居民仍然愿意把存款放在中资银行账户上。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建设、工商、交通等四家在日本设有分行的中国大型国有银行,其吸引日本国内存款额在最近3年时间里增长了3倍以上,并早在2013年9月末,就已到达1万亿日元(约合611亿元人民币)的水平。

  该报道称,上述四大银行的存款额在2011年3月之后增长力度加强,即便2012年9月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争议而恶化,2013年3月的存款额同比仍增加了60%左右。

  报道指出,上述四大银行所吸收的一万亿日元存款,同日本国内银行的600万亿日元的存款相比虽然还相距甚远,但在外国金融机构整体在日本国内所吸引的6.5万亿日元中,占比已达到15%左右。

  对于将存款放在中资银行的理由,一家日本大型生命保险公司的人士表示,为了资金的多元化运用,将钱存入包括中资银行在内的外国金融机构的做法日益普遍。据悉,在日本,1000万日元以上的存款的基准年利率为0.025%,而如果存入中资银行的话,利率将比日本国内银行高。

  此外,有传言称某家日本大型银行将数百亿日元的资金存入了中资四大银行,《日本经济新闻》认为,除了多元运用资金之外,如能同中资银行建立关系,日资银行可以为今后拓展亚洲地区的业务而提前布局。

  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该报道指出,只要中资银行的日本分行没有加入日本的存款保险,个人和企业在中资银行的存款安全将得不到保障。此外,报道还指出,中国的金融系统风险,例如“影子银行”等问题,也是潜在的风险。

  日本财务省前财务官加藤隆俊认为:“经济规模第二和第三的两个国家之间的金融的稳定扩大,对双方都是好事。”

  但他也补充说:“当前中资银行在日本国内吸收的存款发生快速增长的理由,与中国政府在金融政策方面的收紧也有很大关系”。这一动向也引起了日本政府的注意,据悉,日本金融厅已开启了相关调查。

  《第一财经日报》发现,同逆势增长的金融关系相比,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则发生了比较明显的起伏。

  据日本政府观光局网站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内地赴日游客总数为131.4万人次,较2012年同比减少了7.8%。进入到2014年,一季度中国内地游客总数则出现井喷,同比增长了87.2%,达到47.8万人次。

  有分析认为,除了中日关系恶化的负面影响逐渐趋缓之外,日元的大幅贬值是最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