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中外专家在昆明参加第二届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研讨会

02.11.2015  10:54

  新华网云南频道11月1日电(记者 吉哲鹏)10月30日,100余名来自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和中国云南、四川等农业部门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聚首昆明,参加第二届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研讨会,围绕蔬菜、葡萄、芒果展开专题研讨,并分别就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植保、麦类、甘蔗工作组的年度工作进行交流。

  据了解,2014年8月,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中国的农业科研人员在昆明参加第一届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研讨会,并签署《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联合宣言(昆明宣言)》,宣告了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正式成立。

  云南省农科院院长李学林介绍,此次研讨会主题是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促进中国-南亚农业农村发展。会议期间开展了云南蔬菜、葡萄、热带果树生产模式现场观摩,举办中国-南亚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合作对接会,以及国家发展报告、理事会会议等丰富活动。

  据介绍,本届研讨会规模比上届扩大,来自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成员单位的代表,伊朗、土耳其有关单位的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及四川、贵州、重庆等全国多地农科机构和高校、企业的代表共100余人出席会议。

  李学林介绍,自该合作组成立以来,云南省农科院已为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7名青年科学家提供了来华工作岗位,为其分别在华开展陆稻、野生稻、小麦、植物病毒、花卉和甘蔗等合作研究提供为期一年的资助。同时,今年云南省农科院已派出科技人员5批14人次赴南亚国家参访交流,积极推动实质性合作。

  农业部国际合作司、云南省科技厅相关人士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和南亚各国的农业科技合作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合作组今后将进一步拓宽和深化我国与南亚国家农业合作的领域和层次,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农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