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亟需四轮驱动

18.08.2016  13:34
核心提示:作为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出台后,不仅企业热切期望国家规划能够尽快落地,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点的地方政府,对“中国制造2025”的响应也非常积极,纷纷以政府文件形式出台,加紧制定地方版的规划。     作为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出台后,不仅企业热切期望国家规划能够尽快落地,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点的地方政府,对“中国制造2025”的响应也非常积极,纷纷以政府文件形式出台,加紧制定地方版的规划。

  据记者了解,2015年,广东东莞市政府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地方版“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意见,率先“抢跑”,整体战略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制造为主线,瞄准工业4.0。一号文件指出“要把东莞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应用示范城市”。。

  佛山市紧随其后,在佛山市委全会报告中,首次将“工业4.0概念”纳入其中,同样明确提出以“工业4.0”这一高标准来提升制造业,从传统制造走向智能制造。

  2015年3月,福建泉州成为“中国制造2025”福建省首个试点城市,并对外正式发布泉州制造2025方案,包括智能制造发展转向行动计划、提升质量品牌专项行动计划。发展服务型制造转向行动计划等。

  与此同时,江苏省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提出未来10年江苏制造强盛建设规划与措施。今年4月,陕西省政府成立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领导小组,下设7个重点产业工作推进组。

  全国各地几乎都想抢占智能制造的制高点,积极布局工业4.0,希望能够与国家战略规划合上节拍。

  “工业4.0概念”最早由德国提出,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这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一种革命性的生产方式。它实际上是指通过虚拟生产结合实现的生产方式,未来制造业将实现更高的工程效率、更短的上市时间,以及更高的生产灵活性。下一个35年,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将从“靠汗水”转向“靠智慧”,中国人该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抢占先机?

  全球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硅谷)秘书长、德国工业4.0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制造2025》一书作者之一夏妍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很多地方提出机器换人,大踏步迈向工业4.0,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力的问题给逼的。

  夏妍娜认为,现在企业普遍招人难,并且招到人的成本高:敬业度低,管理难度大,生产品质不稳定。所以要考虑用机器换人。机器换人以后,机器的生产更稳定,更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她指出:“眼下,我们需要评估中国企业现在新装设备等级。中国企业有一些企业是低附加值,低利润,需要研究该如何投入好的设备。所以,中国企业在进行机器换人的时候一定要有效结合它的阶段和现状。”

  目前,机器人最成熟的应用是在德国和日本的汽车和电子等行业产业。目前,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四个国家的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成熟度非常高。

  “中国是非常有潜力的市场,但是我们处在价值链的末端。所以,如何有效进行自主研发、创新,以及市场应用是接下来非常重要的要点。因为在2015-2025这10年一定是我国工业重要的发展阶段,要思索如何能够拉近跟国际巨头的差距。”夏妍娜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杨海成则指出,人类现在不光是用机器代替我们的手和脚,我们现在正在用机器代替我们的大脑和智慧。

  杨海成说:“过去20年是消费互联网的黄金20年,未来30年是产业互联网的关键30年。工厂变得越来越少人化、无人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设备均物物相连,自动运行、工厂的生产组织调度,元材料供应都可通过智能物流、智能生产管理来控制。人逐渐被智能和智能装备生产系统代替。机器换人和无人工厂将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典型趋势。”

  在夏妍娜看来,目前,各个地方都制定的地方“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中国很多企业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有些企业是2.0有的3.0,甚至有的2.0还不到,现在要2.0、3.0、4.0并行式发展。所以这一轮改革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资本、企业四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