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受援国变为援助国 需转向政府主导+民间组织

20.12.2013  12:22

(记者 魏博) 2013年12月16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国际社会责任民间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扶贫基金会段应碧会长指出,中国已经从受援国逐步转变为援助国,应对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对外援助与国际社会责任履行进行新定位,重塑中国国际新形象。对外交往模式也需要转向“政府主导+民间组织”共同扮演互补角色的立体对外交往模式。

中国从受援国逐步转变为援助国

段应碧会长指出,中国通过35年的改革开放,已使中国从一个封闭国家转变为一个开放国家,从一个经济弱国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且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一个受援国逐步转变为援助国,从一个引进外资投资国转变为对外投资大于引进投资的投资国。因此,很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都充满着期待,国际社会也对中国充满着新的期待,这些期待要求和促使中国必须做出新的思考和应对,即要对中国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对外援助与国际社会责任履行进行总结和反思,进行传承与创新,进行战略的新定位与模式的新创造,重塑中国国际新形象,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对外交往模式转变:“政府主导+民间组织”

中国的对外交往,已从过去纯粹的政府间对外交往国,转变为每年有数百万人的经济活动交往、超过8000万人次的旅游交往、超过千万量级新海外移民交往的全方位对外交往国。这种突发扩张的对外交往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既有和谐也有冲突,既有赞誉也有批评。

段应碧会长认为,这种状况促进我们去思考:国家是否应从纯粹政府的对外交往模式,向“政府主导+民间组织”共同扮演互补角色的立体对外交往模式转变。遵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传统的对外援助与交往体制,积极探索委托民间组织承接国际援助的模式,以增强援助项目跟当地原住民需求的融合度,提升援助效率和准确性,提升援助的人际感染力、传播力以及社会影响力,从而推动中国国际形象的重塑。

海外中资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社区援助

段应碧会长表示,中资企业履行国际社会责任是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需要,同时也是中资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能否跟所在国社区的人民进行良性互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海外中资企业需要积极选择并委托民间组织参与国际社区援助,这样可以提升援助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援助的媒体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反过来帮助企业提升其战略落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民间组织需走出国门

段应碧会长认为,面对着中国全球化发展和全面国际化交往的巨大需求和巨大的国际舞台,中国民间组织需要走出国门,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国际社区援助方面,在国际公共空间构造和公共利益维护的倡导方面,积极扮演角色。更需要做好足够的准备,才能担负好承接政府委托、海外中资企业委托参与国际援助及国际社区援助的重任。而要动员中国国内公民通过捐款和捐时间志愿参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国际社会责任建设,更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值得献身的事业。

他指出,中国的民间组织,还担负着通过交流、互动、培训、推动中国公民国际意识觉醒的责任,从而促使日益增多的中国公民在国际交往中,既能扮演民族使者又能扮演国际主义使者,以促使中国国际形象和国际化能力的升级。中国的研究专家、学者和媒体,担负着调查研究、传播和推动的责任,来推动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公众的思考、互动与行动,促进中国通过自身的国际化来利用国际舞台为我们的现代化和文明升级服务,同时也为国际公共利益的维护,贡献更多的力量。

据了解,作为最早“走出去”的中国NGO,中国扶贫基金会近年来共募集7199万元人民币用于国际援助型项目和国际倡导型项目。国际援助型项目包括国际饥饿儿童营养餐项目,母婴保健网络示范项目,国际公益医院可持续运营示范项目,灾害紧急救援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