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辈出 源远流长——中医之乡的中医旧事(梓潼县中医院系列宣传报道之一)

29.03.2016  10:49

   小县城的“大”中医

  梓潼,因县城文昌镇“依梓林傍潼水”而得名。梓潼是川西北丘陵地区的一个农业小县,全县共有11个镇,21个乡,总人口不到四十万,其中还有近十万人口常年在外务工。就是这样一个丘区的小县城,却有一个“很大”的中医院——梓潼县中医院。长期以来,梓潼县中医院每年接待患者人数及综合医疗收入,都远远高于与它同一级别的别的中医专科医院。

梓潼中医院外景

  梓潼中医院就坐落在美丽的潼江河畔,青灰的建筑外形看起来很有一点汉唐的风韵。每天一大早,这里都门庭若市。对于中医,梓潼人民显现出特别的偏爱,患者多、梓潼中医院的医护人员自然就很忙。

  采访该医院院长何运胜,实在“艰难”,从春节之前开始预约,直到元宵节之后才得到安排。就连约好的采访时间,也因为一场突然而至的手术而被推迟。在一间并不宽大的办公室里见到何院长时,才发现这名“老中医”其实很年轻。四十岁上下年纪,戴着眼镜,给人很精明的感觉。何院长是做业务出身的领导,至今都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对病人的诊疗上。谈起中医,先前还说自己不善言辞的何院长顿时话多了起来。他说:“中医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和西医在哲学的指导思想上都有所差异。中西方哲学思想决定了中西医的发展方向。”那侃侃而谈的架势,会让你觉得面对的不仅是个医家,更像个大儒。谈到梓潼中医产业的发展,何院长说:“在梓潼这个地方,大家尊崇中医,不仅是因为众多的中医从业者千百年来一直在用自己掌握的技术为当地百姓造福,而且从梓潼当地独有的文化传承里都能够找到关于中医的内容。”

  梓潼当地特色文化传承,就是文昌文化。文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信仰里面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说。文昌文化以儒学为内核,融合佛、道思想,形成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文昌文化所供奉的主圣名叫张亚子,亦人亦神,神人合一。张亚子之所以能到多朝皇帝的多次加封,与其在当地行医救人、强调仁德孝友、与人为善分不开。

文昌主庭——梓潼七曲山大庙

  从有关文献上我们看到,梓潼中医院不仅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近现代,也有很多建树。据县志记载:“清代,梓潼县即设医学训科一人,为县之医官,管理医药事宜。当时视医道药业为‘济世救民’的慈善事业,县署对医药界仅限于劝导鼓励开业,或于瘟疫流行时,出具布告,昭示医药界向民间献医施药方。

  当时,县城中医以药铺为依托,坐堂行医。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县城有“仁寿堂”、“五福堂”、“十全堂”、“春林堂”等10余家药铺,每家皆有1-2名中医坐堂应诊,危重病人则延请医生到病家诊治。药铺业主多为医生,行医卖药兼而业之,亦有部分药铺业主祖传炮制中药。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地处川陕公路沿线的梓潼,出川抗战人员和沦陷区入川人员过往和留住增多,中医药亦得到发展,至民国29年(1940)年,以药铺为依托的中医医疗机构相继开业的有26家。1951年10月,县城中医师和药铺业主蒲臻、黄先德、陈秉权、李迎春及西医仇利生、郝培林等8人筹集2000元,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组成县城关联合诊所,内设置门诊内外两科,以中医为主。

  1956年,个体药铺被组建为集体或公私合营性质的纯药品经营企业,中医亦被组织起来或加入诊所或加入卫生工作者协会。1958年10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梓潼县城关联合诊所亦改制为红旗公社人民医院,除开展门诊业务外,并分管治城、太平、宏仁、三合、石龙等5个公社医院和9个大队医疗室。1959年2月红旗人民公社拆分,红旗公社人民医院亦改制为城关区人民医院,仍以中医和门诊为主。

  1968年12月,城关区人民医院与县人民医院合并,改制为县人民卫生防治站第二门诊部。1970年撤销县人民卫生防治站,第二门诊部仍划属城关区,改制为城关区医院。当年城关区医院于县城西门长卿街新建院址600余平方米,业务扩大,仍以中医为主,开设门诊、住院两部。门诊部设中医内、妇、儿、针炙等科,西医设内外科、妇产科、理疗科;住院部配备病床20张。1981年,县政府决定将城关区医院改组为县中医院,报请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同年5月正式改制为县中医院。”

  据此可见,梓潼的中医院和梓潼中医一样,都有着渊源深厚的历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