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项目被国家看好!四川旅游扶贫“牛”在哪里?

25.08.2016  19:43

 

   日前,第二届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推进大会召开,会上发布了国家12个部委共同制定的《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经国家旅游局审定的280个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名单同步公布。

  其中,四川共有13个项目入列。快看哪些来自你的家乡!

  巴山大峡谷、白马王朗、朱德故里等入列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入列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名单(四川):

  达州市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景区

  绵阳市白马王朗景区

  南充市仪陇县朱德故里景区

  广安市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区

  ◆入列全国“能人带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名单(四川):

  熊纯华(巴中市通江县健森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谭琳义(广元市昭化区四川柏林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爱军(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羌寨支部书记)

  ◆入列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名单(四川):

  巴中市通江县空山天盆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正河村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

  南充市南部县升钟湖德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入列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名单(四川):

  广安市成都金馨绿化有限责任公司

  广元市青川县智宸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广元市四川柏林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按照国家旅游局要求,示范项目将获得更大的资金安排、优惠政策享受、人员培训、品牌建设、宣传推介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个子高 | 资源丰富、基础扎实,四川发展乡村旅游尝到甜头

  记者翻看名单发现,四川入列项目达到13个,数量上在全国居于前列。这与四川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扶贫有关。

  作为旅游大省,四川不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旅游扶贫基础也非常扎实。

  一看资源。四川拥有以自然风光为代表的九寨沟、泸沽湖、峨嵋山,以民族文化为代表的藏文化、彝文化、羌文化,以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文物古迹、革命老区等,“巧合”的是,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乌蒙山区、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等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旅游资源与贫困地区高度重合。通过对全省旅游资源进行认真梳理和反复督查核实统计,目前,我省共有1443个贫困村适合发展旅游。

  二看基础。四川是“中国农家乐”发源地,乡村旅游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历经自主发展、规模发展、规范发展、提升发展逐步“进阶”,乡村旅游产业从无到有,档次从低到高,业态从少到多。如今已经形成了环成都天府农家、川西藏羌风情、川东北苏区新貌、川南古村古镇和攀西阳光生态五大乡村旅游发展板块。

  与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业具有成本较低、适用性强、产业链长、涉及面广等特点,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性和创业潜能,还能解决贫困地区劳动力流失等问题。四川深谙此道,早已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蓄力”!

  近年来,我省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农民致富的行政村已超过5000个,带动1000余万农民直接和间接受益。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农民从旅游发展中得到人均纯收入786.2元,比上年人均增加81.7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速(9.6%)快2个百分点;其中,全省从事旅游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0.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24.9元。

  乡村旅游俨然已成为四川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助推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跳得高 | 创新模式,四川旅游扶贫闯出啥新路?

  当前,中国还有贫困人口7000多万。根据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商定的结果,预计2015年到2020年,全国通过发展旅游将带动约1200万贫困人口脱贫。

  为完成这一目标,各省纷纷出招发展旅游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在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下,四川不仅“个子高”,还要“跳得高”!

  近年来,四川以“旅游兴川、旅游强省”为目标,积极探求旅游扶贫新模式,为提高省内贫困人口收入、推进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为做出特色,四川省重视指导各地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和产业资源,打造不同业态类型、特色各异的乡村旅游产品。例如,依托客源市场,打造满足城区居民不同需求的周末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以贫困村特色村寨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节庆、宗教文化为依托,打造民族(民俗)特色村寨型乡村旅游产品;再如,依托农(林)业产业基地(园区),打造了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聚集区(带)、综合体、示范点,满足城乡居民新型消费需求。

  不仅如此,在旅游扶贫中,四川各地提高当地百姓的市场意识,鼓励他们以股份合作的方式从事乡村旅游,涌现出多种新型模式。

  近年来,遂宁的蓬溪县拱市村农民人均收入每年递增23%,贫穷的“旱山村”变为富裕的“花果村”,得益于“花卉基地+公司+农户”的扶贫模式。

  黑水县和雷波县试点村依托国家4A级达古冰山景区和马湖景区,积极探索“景区管委会+公司(旅行社)+农户”发展模式,实现与周边大型景区同步发展格局。

  稻城县桑堆试点村依托亚丁景区和高原藏族文化,大力探索“政府主导+合作社经营+农户入股”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由一个试点村带动一个乡全面推进的旅游扶贫格局。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全省通过发展旅游带动了1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50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