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台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 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将不考核GDP

28.06.2014  20:08

新闻链接: 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范围及分类表

四川日报网消息(记者 陈岩) 6月27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试行)》,办法选取16个指标对全省183县进行年度考核。新办法一改以往所有县区“一刀切”的考核方法,将县区划分为4大类考核,相应地在指标考核权重上也予以区分。其中,对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将不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三个指标。

依据《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行政区划设置,183个县区被划分成47个市辖区、43个重点开发区县、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各县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各不相同,承担的功能也不一样,从前‘一刀切’考核不仅有失公平,还可能使一些区县不顾自己的优劣势,盲目发展。”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认为,分类考核是科学发展、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考核标准就是指挥棒,对县区发展的指导直接有效。”省财政厅厅长王一宏介绍,分类考核具体体现在16项指标的权重不同,从中则可以看出不同类别县未来的发展重点。

对于全省47个市辖区和43个重点开发区县,经济发展依然是重中之重,7个促进经济加快发展指标权重达50%。对于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的经济指标权重虽然达到45%,但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及增速和粮食总产量及增速两项上。而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则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转而重点考核贫困人口变化率和森林覆盖率两个指标。

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不考核GDP并不意味着不发展。”王一宏介绍,在所有4类区县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速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两项指标都保持较高的权重,这表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依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出发点。盛毅也认为,“不以GDP论英雄”不是不发展,而是按照不同的模式和路径优化发展。“比如农业县减轻了发展工业的考核,就可以重新思考土地用途;生态功能县则把注意力转到生态建设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保持发展定力,另一方面还能防止重复建设、浪费投资。

不同类别县发展层级不同,指标权重也有体现,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这一指标权重上,市辖区就比重点开发区县稍高。”盛毅认为,这表明前者发展层级较高,应更注重发展质量。

办法提到,考核结果将实行加权汇总百分评定制,根据得分从高到低排序,按照全省拉通排名和类区分类排名相结合的办法选取确定“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体现县域差异与多层次激励相结合。每年发布县域经济发展考核结果,作为激励先进和评价县级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

【链接】:

1.锦江区、青羊区等47个市辖区考核权重较高的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和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速

税收收入及增速

城镇化率及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比

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2.都江堰、金堂、富顺等43个重点开发区县考核权重较高的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和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速

税收收入及增速

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3.荣县、米易、叙永等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考核权重较高的指标: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及增速

粮食总产量及增速

城镇化率及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比

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4.北川、平武、旺苍等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考核权重较高的指标:

贫困人口变化率

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