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再推220个重大项目 普通市民投资可购买债券

23.10.2014  09:21

    继今年8月发布首批116个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的重大项目后,四川省再推220个重大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6765亿元,是首批项目规模的3倍多。

    昨(22)日,在四川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重大项目新闻发布会上,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介绍,这批项目涉及交通、城市市政、信息、水利、能源、旅游、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及棚户区改造、健康养老、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以及国有资本股权转让等12个领域,其中包括页岩气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和健康养老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项目。

     首次纳入医疗卫生和教育文化

    唐利民介绍,这220个项目都是成熟度较高、效益较好的项目,推出这些项目也是为了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四川省重大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释放民间投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与首批发布的项目相比,本批项目首次纳入了医疗卫生和教育文化相关项目。

    在谈到首批推出的项目发展情况时,唐利民表示,首批项目发布后,获得了社会广泛关注,投资公司、基金公司、民间投资机构等社会资本纷纷前来咨询发布项目的具体情况,并希望能提供更多项目投资机会。截至目前,这批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川南城际铁路等41个项目已明确资金来源渠道,正在有序推动项目启动实施;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等31个项目正在与意向投资商开展投资洽谈活动;其余44个项目正在积极开展招商活动。

     公益性项目同样可以盈利

    本批推出的项目投资规模是首批推出项目的3倍多,且很多项目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保障性住房等公益性较强的项目,会不会存在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唐利民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资本进入一定有利可图”。他说,这些项目在推出时都考虑了盈利的空间,比如棚户区改造,除了有补贴政策之外,置换出的土地也是可以盈利的,“我们都进行过相应的测算,一定是可以盈利的”。至于普通市民参与投资方面,则可以通过购买发行的债券,参与投资,“利息肯定比银行利率要高”。

    唐利民说,为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四川省不断探索创新,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抓项目、促投资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推进机制,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和项目建设环境,“凡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对民间投资开放,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合资合作、资产收购、参与改制等方式,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省内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项目”。

    据悉,去年西博会期间,四川省发布的2013~2014年实施的续建和计划新开工的2336个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截至今年9月,1695个续建项目新增完成投资7280亿元,乐雅高速公路、官地水电站等230余个项目建成;641个计划开工项目已累计开工380余个,新增完成投资628亿元。

     同步播报

    前三季度

    四川民间投资超万亿

    昨日,在四川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重大项目新闻发布会上,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介绍,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829.5亿元,增长12.8%,其中:国家核定四川非跨省固定资产投资16988.7亿元,同比增长16.1%,继续与全国平均增速持平,在全国经济大省中继续位居前列。全省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民间投资比重不断提升,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完成10058亿元,占全省投资的56.4%,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9%,拉动全省投资增长7.7个百分点。(记者 韩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