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模式”促323个贫困村脱贫
遂宁将脱贫攻坚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记者 袁敏
盛夏时节,遂宁市船山区梓桐村调解室里,一场项目业主、贫困户、村干部、驻村法律顾问四方参与的劳务纠纷调解,不到半个小时达成和解。调解类似纠纷,村支部书记蒋勇驾轻就熟。
7月14日,遂宁市印发法治保障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八种模式”在全市323个贫困村推广,涉及依法维护多方利益、规范扶贫资金使用、依法发展农事服务超市、聚合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完善法律服务体系、依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依法规范村级劳务公司运行管理、加强基层治理等八个主要方面。
法律服务到位: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在梓桐村农民夜校门口,张贴着全年的课程安排表,讲解《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物权法》等法律法规课程穿插其中。蒋勇说:“来农民夜校讲法治课的,都是法律专业人士。”
服务贫困村的法律专业人士从何而来?
“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已在遂宁落地。通过整合司法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力量,遂宁优先为贫困村选派法律顾问,免费为贫困村提供宣讲政策法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合同文本把关等服务。目前,全市贫困村已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矛盾纠纷绝大部分实现本村就地化解,产业发展中繁复的合同文本,也不再让村干部们“蒙圈”。
按照规划,遂宁市所有乡镇(街道)均将设法治辅导站和法律援助工作站,并建起一支法治宣传队伍。全市323个贫困村均将设法治宣传栏,每个村民小组至少培养1名“法律明白人”,便民法律服务联系卡要发到每户群众。
遂宁市依法治市办常务副主任胡建国说,贫困村可从“八种模式”中选择适合本村发展的一种或多种模式,再结合本村实际创新服务于脱贫攻坚。
管控关键环节:确保各方利益有保障
安居区拦江镇凉风垭村,驻村第一书记吴杰忙着接待进村考察的商家。位于麻子滩水库尾水的凉风垭村,贫困村的帽子已戴了多年。2016年3月,守着水库没水喝的凉风垭村获得一笔36万元的“小农水”扶贫项目建设资金,计划对村里的两口塘堰进行维修。
如何用好这笔资金?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在驻村法律顾问的指导下,村里成立质量监督、财务管理和风险防控3个小组,每个小组5-7人,由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全程参与到项目建设实施中。全程透明的法治化监督,成效立竿见影,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大幅节省成本,最终村里的6口塘堰得到维修。
2016年6月开始,各类产业发展帮扶资金、项目建设资金进入凉风垭村。3个小组全程监管每一笔进村资金和每一个进村项目的使用和建设情况,确保农户、业主、村集体等各方利益。
身处船山区永河现代农业园的梓桐村,被园区重点乡村旅游项目“十里荷画”包围。“原本一穷二白的贫困村,如今产业红火起来。”蒋勇说,为充分保障村民收益,村里有条硬性规定,每一位进村的业主,在履行完合同手续后,还必须与村里签订用工协议,确保优先选择本村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务工。
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村里通过积极的治安防控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充分保障项目业主的利益不受侵害。目前,梓桐村已先后邀请法律顾问14次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11个侵犯利益问题被及时发现并化解。
实战练兵:村民积极参与村务决策管理
“八种模式”既带动遂宁脱贫攻坚的快速推进,也推动基层治理方式持续创新和基层治理能力的大幅提升。
“帮老板编织藤椅,只挣点劳务费。如果村里自己搞销售,利润至少翻倍。”7月12日,射洪县太和镇白马庙村办公室,一场围绕“村里是否投入资金自创品牌,自开网店销售藤编”的讨论持续了1个多小时。最终,参加讨论的6人在重大事项民主决策表上,郑重按下鲜红的手印。
虽距射洪县城只有2公里,环境闭塞、基础设施落后的白马庙村发展却相对滞后,是太和镇唯一的贫困村。“村务管理不规范,干群关系不和谐,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矛盾大。”通过前期调研,太和镇党委书记蒋树兵发现村里不少阻碍脱贫的绊脚石。
去年开始,一套名为“六手印记”的村务管理模式在白马庙村实施。白马庙村将村内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分类造册,建立村级议事成员库,采取“一事一抽签、一事一组队、一事一商议”办法,每次分类随机抽取5名成员与驻村法律顾问组成“六手印记”法治监督组。
围绕脱贫攻坚,白马庙村将年度任务细化为78个具体项目,分别组建“六手印记”法治监督组全程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每次重大决策,除履行既定程序外,还需有6人共同签字按手印。胡建国说,“六手印记”模式,找到了群众全程参与脱贫攻坚项目实施的切入口。
在法治轨道中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白马庙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快速推进,全村已实施的70个项目获得群众95%以上的支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