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五个统筹结合”科学制定扶贫攻坚规划

24.06.2015  01:02

开江县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落实责任的总体要求,切实将扶贫攻坚规划融入县域总体发展战略安排,科学规划全县贫困村脱贫发展、部门帮扶、驻村帮扶等一系列配套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按照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征求县级部门意见、乡镇党委会专题审查和联系县级领导审批“四级审批”流程,由县扶贫移民局梳理汇总,报县委、县政府审定,以此为基础制定全县扶贫攻坚片区和全县“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规划,引领全县新一轮扶贫攻坚行动高起点启动、强举措推进、严标准督查、实成效检验。

一、专项方案与总体规划统筹结合,注重相融共进。坚持“全域扶贫、连片推进”的总体思路,打破乡镇、村行政区划界限,以融入全县综合农建示范区、新村建设、涉农产业发展等总体规划为背景,以全县5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核心,在全县规划扶贫攻坚片区,凸显其在涉农资金项目整合上的聚集平台作用,每年集中打造2—3个片区,确保扶持一片、致富一方。同时,通过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扶贫攻坚片区建设又有力促进其他涉农规划的顺利实施,实现相融共进、总体发展。贫困村发展规划通过融入乡镇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片区规划,细化落实基础设施完善、项目资金配套、增收产业培育和人居环境改善等建设内容在项目资金上的保障。

二、连片推进与精准滴灌统筹结合,注重分类施策。针对全县5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在地理环境、产业布局、资源条件等方面实际情况和贫困人口具体致贫原因,分类制定脱贫解困规划和“十三项到村到户”具体措施,做到“一村一法、一户一策”。对地理位置毗邻、产业发展成片、聚居条件成熟的贫困村纳入连片推进,同时辐射周边其他村的贫困农户;对相对偏远分散的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做好“插花式”扶贫;在注重实现持续稳定增收“造血式”扶贫的同时,对因学、因灾、因病、劳动力不足等致贫对象,制定救济救助、捐款捐物、社会公益、爱心扶贫等“输血式”扶贫济困措施,不落下一户、一人。

三、定点帮扶与激发活力统筹结合,注重持续发展。以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入户“五四”工作法为载体,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和驻村帮扶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把全县扶贫攻坚战略压力传导到各级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引领和助推作用,盘活农村现有资源,将财政扶贫资源量化到贫困户,整合土地流转,在专合经济组织中持股分红,培育特色骨干产业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注重扶志建设,不坐等观望,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四、政府主导与传承发展统筹结合,注重因地制宜。以全县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规划为统领,现代农业“221”总体发展规划为背景,在扶贫攻坚片区规划实施“五大扶贫工程”和12项重点工作。同时做到不“一刀切”、不包揽强迫,从贫困对象的具体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做到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体现区域特点、民俗民风和传统习惯,注重挖掘、打造各地在民俗文化、字号品牌、地方特产等传承发展方面的特色和亮点,充分尊重群众在产业发展上的自我意愿和首创精神,调动群众积极性。

五、总体部署与分步实施统筹结合,注重细化落实。在总体发展规划和帮扶规划的编制上,注重中长期的前瞻性、统筹性和指导性。同时,各乡镇、贫困村和县级各部门以2020年实现全县扶攻坚总体目标任务倒排时限,以脱贫解困目标任务为核心,制定具体的年度实施计划,将贫困村的具体建设内容分解落实到组到户;将五大扶贫工程,12项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村到户;将帮扶联系措施到村到户,建立帮扶联系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