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CPI涨2.4% PPI连续25个月负增长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环比下降0.5%。1-3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3%。
3月份CPI环比由升转降,同比涨幅有所扩大。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由于春节过后气温回升,蔬菜、水果等鲜活食品价格下降较多,是3月份CPI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从同比数据看,食品价格上涨4.1%,影响CPI上涨约1.35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近六成,是同比上涨的主要因素。
3月份CPI回暖在市场预料之中,一季度CPI涨幅远低于全年3.5%的调控目标。有专家表示,一季度CPI涨2.3%,这说明当前物价走势比较温和,完全在可控范围之内,不用担心通胀问题。
对于CPI未来走势,中国国家信息中心日前发布报告预计,今年全年CPI将上涨2.5%,远低于今年官方调控3.5%的目标。报告指出,从当前的经济运行态势看,2014年中国总需求稳中偏弱,经济增速将比上年略有下降,这将成为抑制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其次,国内工业生产领域产能过剩,产品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第三,粮食产量连续10年丰收,国内粮价已经高于国际价格,上涨空间有限;此外,生猪存栏较高,快速上涨的动力不足。
PPI继续下滑 连续25个月负增长
同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5%。1-3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1%。
该数据与市场预期基本相符,PPI已连续25个月处于负增长,且跌至近八个月新低。
有分析称,PPI持续负增长会对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当前PPI已经连续25个月为负,工业生产领域的通货紧缩状态延续,会给工业企业盈利带来了极大挑战。
有观点认为目前部分行业生存状态堪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此,当前需要警惕形成通货紧缩的可能。
不可否认,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确实是存在的。李克强昨日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但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方面的困难不可低估。面对当前复杂形势,既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又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宏观调控要把握总量平衡,更要着眼结构优化,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控调控的政策力度,适时采取针对性强的差异化措施。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我们已经确定的方针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能够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已经出台和还将陆续推出的一系列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将对稳增长持续发挥作用。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发改委网站9日披露的《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指出,“十二五”后半期及未来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必须通过优化宏观调控政策组合,为稳增长和调结构营造良好宏观环境,既要防止一些地区不顾条件盲目追求高增长,进一步加重产能过剩和债务风险,加剧节能减排压力,又要守住经济增长底线,避免引发就业、财政、金融等连锁反应,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在确保《纲要》预期增长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为中长期稳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编辑:谢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