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小年龄双烈志愿军家属:3个志愿军父亲接力带大
王波、黄妈、王援朝一家
父亲王福寿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颜雪)63岁的成都人王援朝有三个中国人民志愿军父亲,其中生父、养父都在朝鲜战争中牺牲,时间间隔1个月。生父、养父过世时,王援朝只有两岁半,是现在成都志愿军家属中年龄最小的双烈家属。
生父、养父相继过世后,本着照顾孤儿寡母的初衷,1979年,28岁的战友王福寿娶了39岁的王援朝养母黄妈。几十年来,王福寿对王援朝有求必应,从没发过一次脾气。30年来,透过信件,千里距离把王援朝的重大情况一一转述给生母。今(26)日恰好是王援朝继父王波的61周年忌日。今日,本网记者听王援朝讲述了他三个志愿军父亲的故事。
3岁不到的双烈属:生父养父相隔1个月牺牲
1951年,一军七师后勤处处长杜耀亭和战友王波同住青海大院落,考虑王波受伤不能生育,俩家距离近,杜耀亭将刚刚出世的儿子过继给王波。朝鲜战争爆发,杜耀亭、王波奉命前往朝鲜。
1953年6月26日,包括杜耀亭在内的19团连级以上干部共114人在坑道内的临时指挥所召开作战会议,突然40余架敌军飞机开始对指挥所进行轰炸,坑道口瞬间被倒塌的土方堵死,包括团长康致中在内的114名连级以上干部几乎在一瞬间全军覆没。
期间,王援朝的养父王波任一军七师19团卫生处防疫股股长,期间王波还给妻子写信挂念儿子:“援朝现在是有桌子那么高了吧?”1个月以后,7月27日下午7点,在朝鲜江原道,王波所在部队走出坑道,在河滩上吃起饭来,一颗炸弹来,将王波及30多名队友永远留在了朝鲜战争中。王波牺牲时距离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只有5个小时。
“牺牲时,杜耀亭只有36岁,王波只有32岁,我只有两岁半。”王援朝潸然泪下,当时年龄太小,王援朝印象很是模糊。对于杜耀亭的记忆,王援朝非常模糊:“我只记得,有一个人远远看着我,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对于王波,更多的记忆属于王波家乡农村。
杜耀亭、王波相继牺牲后,陪伴在王援朝身边的是王波妻子,王援朝养母黄妈。1979年,在王援朝生母介绍下,养母黄妈改嫁王波战友王福寿,一军七师后勤处担架连长。“那会的王福寿才28岁,母亲已经快40岁了,听到生母话后一口答应,很大程度是照顾我们母子。”王援朝说。
第三个志愿军父亲:30年来千里写信给生母告知儿子情况
“‘父亲’、‘母亲’文化不高,但是人很朴实,情操很好。”王援朝评价。父亲王福寿对王援朝很好,“无论我提什么要求都会满足,从来没发过脾气,也没享我一天福。”1962年,王援朝去河北上学,要上火车时王福寿端来两碗白米饭要他吃,“当时是困难饥荒时期,这两晚白米饭不晓得要花多少细粮票,我那会不懂事,吃了一些就说吃不下了。”王援朝回忆起来,泣不成声。
1979年,王援朝结婚后,妻子怀孕。“父亲(王福寿)不说,但是非常高兴。他让我写妻子的家庭情况,告诉我要去西安,也没说目的。”在火车站前,王福寿给王援朝买了一只冰棍,看到写好的家庭材料,高兴的嘿嘿笑,拍拍他的头,“过三天我就回来。”
“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去告诉我生母,我的情况。”王福寿在西安,偶然感染阑尾炎去世。临终前王援朝赶去医院,“病床上的父亲说不出话,还是把我的手和生母的手握在一起。”王援朝一边哭一边回忆。王援朝后来才得知,透过战友王锦,从1959年开始,在成都的继父王福寿都会把自己的情况用信件的方式告诉给在西安的生母:援朝参军了,援朝工作了,援朝结婚了,一直说到王福寿去世。
王援朝不太敢和西安的生母接触,害怕养母黄妈生气,黄妈很大度宽容:“咱们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你和你生母那么多年没在一起,以后见一面就少一面,过年还是多去看看。”
在王援朝养母去世后,在西安生活的生母,告诉王援朝的弟弟——王福寿、养母黄妈的儿子:“过去我把你哥给了你们家,现在你们父母去世了,以后你也是我儿子。”从那之后,每年春节,王援朝都和弟弟一起回西安过年。几十年来,几家人关系都很亲,不分彼此。让王援朝记忆犹新的是,在养母黄妈87岁时,告诉旁边邻居:“我这个儿子没白要,要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