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湖北6个市州违规换教材 教育部发文纠正
本报记者 丁菲菲 实习生 王海萍《中国青年报》(2014年09月05日07版)
广东、湖北6个市州的初一新生,大概不会想到,就在等待开学的这几天,他们的教材选用已经经历了一场风波。
以初中英语教材为例,这几年用的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版本(以下简称“仁爱版”),现在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以下简称“人教版”)。在这6个地级市被教育部点名纠正后,仍有5个市州使用人教版英文教材,孝感市则坚持使用人教版化学教材。在阳新县,已经发到学生手中的人教版英语教材,近日又换成了仁爱版。
“一波三折”的换教材风波
8月12日,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以下简称“仁爱所”)向教育部举报,广东省河源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6市州教育局不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擅自更换教材。
仁爱所是一家教育部批准的拥有中小学教材编写资格的民营教育研究机构,创办于1992年,已经编写了通过教育部审查的英语、化学、地理等3科教材。
在这次教材更换涉及的两省6市州中,广东省清远市、河源市,湖北省恩施州、随州市、黄石市阳新县均将初一新生的英语教材版本换为人教版。此外,在清远市教育局给出的教材选用结果公示中,除去初中英语一项,还涉及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小学英语、高中英语共6个调整学科,均更换为人教版。
在广东省河源市,7月8日,河源市教育局贴出教材选用结果公示,公示称:“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对初中英语教材版本进行重新评审。专家评审及投票决定,河源市2014初中英语教材推荐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材。”
仁爱所举报称,更换教材未通过教材选用委员会,并请外地专家评审如何选用本地教材,很荒唐。
教育部的有关文件显示,“地市教育部门应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负责教材选用工作。教材选用委员会应由骨干教师、校长、学生家长代表及教育行政和教研人员组成。教材选用委员的成员要具有高级教师职务,在本地区有一定知名度,能秉公办事,且与教材编写、发行无任何关联”。
广东省教育厅的答复则证实了河源市教育局更换教材的违规事实,广东省教育厅核实称:“河源市教育局党组会决定2014年对本市英语教材进行重新评审,未经该市教材选用委员会进行评选,另行聘请异地教师为该市学校评选教材。”
8月1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通知广东省教育厅,要求河源市教育局对违规事实予以纠正。
8月20日,河源市教育局贴出一纸通告——“关于调整河源市中小学教材选用委员会成员的公示”。名单共33人,其中英语教师4人。
8月25日,河源市教育局贴出“关于选用初中英语教材版本的公示”通知,通知称,“中小学教材委员会组织本地专家对初中英语教材进行重新评审”,投票结果是选用人教版英语教材。
清远市也经历了一场换教材风波。
7月3日,清远市教育局贴出“2014秋季中小学教材选用情况”公示,包括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小学英语、初中英语、高中英语5个被调整学段,每一学段共9名评委,全部替换为人教版教材,除高中英语外,各学段参会人员全票通过。
一名参会的教研员告诉记者,对于这次教材选用会,“领导让去参加就参加了”。
清远市教育局对于此次教材更换给出的解释是,“按市政府关于广清一体化的战略要求,我们计划教材将分步实现与广州的对接”。但据了解,广州市小学英语教材使用的是科学教育出版社版本,初中英语则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版本。
据记者手中的一份清远市政府2013年6月21日“市中心区域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会议纪要”显示,会议议定,“请市教育局抓紧研究与广州市教材一体化的问题,从今年秋季开学起,以清城区为试点,实现与广州市教材的一体化”。
而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教材选用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教材选用工作。”
8月28日,教育部发函广东省教育厅,要求清远市纠正。
28日晚,接到教育部函文后,仁爱所连夜派车运送教材前往广东省。“我们已在新华书店仓库前停留两夜,广东出版集团也已电话通知同意接受河源市、清远市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仁爱所负责人说。
随州市、恩施州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均表示,更换教材是经过教材选用委员会按照正常程序进行更换的。至于公示,“教育部门没要求网上公示,我们是在教育局大厅里公示的,结果已经备案。”恩施州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说。随州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也表示结果已经过公示。
参与孝感市教材选用会议的一名教研人员表示:“公示结果大概挂在教育局大厅里。”对于是否有反对意见,结果是否有变动则回答不清楚。另一名与会的人员则直接表示:“结果是领导的事,你不要问我。”
对于英语教材更换一事,阳新县排市中学的一位老师表示对此并不知情,并告诉记者,县教育局之前确实在学校做过调研,“我记得当时对人教和仁爱两个版本的支持率是一半对一半吧。我们在使用仁爱版之前用的就是人教版”。阳新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负责人表示,“时间紧,我们没把结果公示”。该负责人还透露,这次更换教材是源于4年前黄石市教育局对阳新县使用“仁爱”版教材的试点没有通过验收,“听说当时是(黄石)市里的意思”。黄石市教育局则表示知晓阳新县教材更换一事。
对于黄石、恩施、随州、孝感4地教材更换,湖北省教育厅称,“这4地的教材选用结果没有报省教育厅备案,黄石市阳新县以县为单位选用教材”。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教材选用委员会选用的结果应予以公示,并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从2005年秋季开始,教材的选用工作要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以(地)市为单位进行”。
8月28日,教育部发函,认为以上4市州违规,要求纠正。
8月30日,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已向仁爱所发送订货单。
违规更换教材不断的背后
2010年,安徽省滁州等五地市中途更换学生教材版本引发争议。
2011年,黑龙江省绥化等三市多年使用未获批教材、行政干预教材选用。
2013年,海南省教育厅和广东省江门市教育局违规更换中小学教材版本被教育部连夜叫停。
教材更换风波不断源于中国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教材多元化改革。
当年6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放开了全国所有出版单位、个人、团体对中小学教材的编写权。获得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教材,即可出版投入使用,从而打破了全国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垄断格局。
此后,教育部办公厅每年发布审定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目录。由仁爱所编写的供七年级至九年级学生使用的英语义务教育教科书即收入在此目录中。
2007年,广东省教育厅核定仁爱所编写的英语教材作为江门市、肇庆市、清远市、揭阳市、云浮市和河源市等6个城市的指定教材。
2004年,仁爱所编写的教材开始进入湖北省。2010年,湖北省恩施州随州市、荆州市、孝感市、咸宁市、潜江市和黄石市阳新县6市州1县使用仁爱版教材。
对于此次更换教材事件,人教社表示有所了解,但地方教材选用的具体决策他们不清楚。“地方教材选用,人教社自己不会去干涉。不过负责片区的员工会做一些宣传推广。”人教社回应说,“教材选用还是以地市为主,组织班子选定,选完以后,方案要报省里批准后,向当地新华书店订阅,然后由新华书店报出版社,具体的选用过程出版社不清楚。”
据了解,在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社的全国教材覆盖率在50%以上,高中阶段在60%以上。
“为什么更换后得到使用的教材都是出版集团‘租型’教材,而且基本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仁爱所负责人提出质疑,“‘租型’教材的地方出版集团在无任何创造性劳动、无需承担任何风险的前提下即可获取大约出版总利润的90%,这是赤裸裸的强盗行为”。
在2001年之前,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是国家唯一指定使用的教材。当时由于物流和生产能力所限,为了保障每年9月开学能拿到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会将教材的胶片“租型”给各省新闻出版部门,新闻出版集团则委托地方出版社印刷,由新华书店独家配送。而各省新闻部门只需按照教材总码洋的3%到4%向人教社支付“租型”费。这就是所谓的“租型”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广东省的唯一代理单位是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2月28日工商注册成立,是广东省出版集团以主要经营性资产和业务发起设立的股份制公司。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2008年颁发的一份文件还明文规定:“2008年秋季至2009年春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费课本的选用和政府采购工作,由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和统一供应。”随后,广东省教育厅代表省政府与广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材政府采购合同书》,由广东省出版集团统一供应政府采购的免费教材。
在湖北省2014年免费教科书招标公告中,“拟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2014年秋季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 ,由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统一供应”。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是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然而教材编写开放后,地方出版集团希望保留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租型”,但新加入的出版社由于教材的编写投入都是自己出钱,往往不愿意“租型”。
在广西教育厅2007年的(8号)文件也可见“租型”教材的强势地位。该文件称:“根据自治区领导的指示,要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实验教材在广西的市场份额接近或达到50%,以确保广西出版总社继续获得人教版教材租型权。”
监督却没有处罚,违规也就屡禁不止
“出现非正常更换教材,最核心原因是存在利益链条。其次是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惩罚机制不完善。”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安平说。
作为多年研究教育政策的学者,周安平认为用外地专家评审本地教材说不通。“理想的情况是,国家制定政策标准,市一级作为选择主体,省里进行一个宏观调控。”周安平说,“最好是有一个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第一层省一级、地市一级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第二层就是通过纪委来监督,第三层违规违法就是司法管理。从行政管理、纪检管理、司法管理来监督,违反了哪一方面就按哪方面的规定处理。”
出版社的一位资深人士认为,当前的中小学教材市场乱象源于教育部门的规章不够细,操作性不强。“当前的中小学教材选用,说到底是地市有建议权,省厅有决定权。但是怎么建议,建议选谁,这里操作空间大。另外,教材编写资质放开后,市场的力量也进来了。行政、市场两种力量都起作用”。
目前,我国教科书的选用工作所依据的是教育部办公厅2005年2月2日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选用工作的通知》。
前述关于教材选用要成立选用委员会、结果公示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均出于此。但是,该规定并未对违规的处罚作出实质性规定,仅在第六条写明:“教材选用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干预教材选用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各地(市)教材选用工作进行监督,要设立投诉和举报电话、信箱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纠正和处理教材选用工作中的问题。”
这次广东、湖北被举报违规更换教材后,教育部要求纠正。此前海南、江门被曝出更换教材后,教育部也只是发文责令进行整改。
“现在的教材选用办法缺少实质性的监督、问责手段。”周安平说,“建议教材选用委员会中有纪检部门,这样就会知道程序合不合规,换教材的理由是不是充分。”
(原标题:教材更换背后的利益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