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00个城市调查 成都成为人才目的地

05.08.2014  11:45

        2013年,《第一财经周刊》从大公司、大品牌和公司人等3个主要维度调查了中国400个城市,最终根据商业繁荣程度与商业魅力对中国城市进行了重新分级。成都、武汉、沈阳、厦门等15个城市被划分为新一线城市,无论对于大公司、大品牌还是公司人,它们都意味着中国未来最值得把握的机会。

        2014年及之后每年,我们将会根据这些城市在当年的数据表现,保持对中国新一线城市名单的更新。

        今年我们首先推出的是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最终,无锡、大连、成都、苏州、南京、杭州、厦门、重庆、长春、沈阳、昆明、长沙、郑州、东莞、宁波、常州、佛山、天津、珠海、武汉这20个新一线城市脱颖而出,组成了《第一财经周刊》“最具人才吸引力新一线城市TOP 20”榜单。

        2013年新一线城市排名榜首的成都已经被众多大公司列为重点战略城市,比如除了北京、上海和广州,成都由于其战略地位和吸引周边消费的影响力代替深圳成为欧莱雅眼中的四座一线城市之一;在联合利华最新的一份城市评估报告里,“北上广成”也取代了“北上广深”。

        这也是成都薪酬涨幅领先其他二三线城市的重要原因。而“便利性”———这一在城市里生活的人的最基本需求,成都也提供了不错的选择。

        黄懋是考夫曼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总监。他觉得,在成都,生活和工作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融合。在他看来,一大表现在于上班的路途———他家离公司步行只有六七分钟。他也因此有更多的可以自我掌控的业余时间。而对他来说,这座城市的生活成本压力也不会太大。这座大饭店和“苍蝇馆子”比邻而立的城市,给住在里面的人提供了从低到高的各种消费选择。

        各地政府———城市的管理者———正在越来越多地发挥积极的作用。它们迫切需要更多的人在规划职业生涯时,能够以自己为目的地。

        “政府的政策倾向性比较明显,为了整个带动经济会建立一些产业园,并提供政策扶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万宝盛华集团综合解决方案项目经理夏梦男说,“有一些城市规划,比如成都和西安,IT行业有相应的国家产业园和国家软件园。西安的电子高新区旁边就有大学作为匹配。

        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成都市人才办主任王乾也告诉《第一财经周刊》,从2011年起,成都市委、市政府每年拿出1.2亿元,用于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训计划,也就是“成都人才计划”,并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第一财经周刊》城市人才吸引力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北上广深,公司人最希望去工作的城市,排在第一的是成都,第二是厦门,然后依次是杭州、苏州、青岛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