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镇体系规划:7个卫星城推15分钟公共服务圈

31.12.2013  13:14

  成都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绘就推进新型城镇化路线图

  2014年成都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统筹发展”,进一步肩负起全省“首位城市”发展责任。12月29日至30日召开的成都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确立明年经济工作主基调,绘就推进新型城镇化路线图。

  2014年是成都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攻坚之年。

  会议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掌握好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努力释放有效需求,确保经济增长“换档”而不“失速”;坚持三产联动、创新驱动、政策推动相结合,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打造成都经济升级版;坚持走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打造中西部地区最具承载能力、带动效应和竞争优势的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群;抓紧启动和推进新一轮改革,努力走在全国前列;大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推进产业领域和市域空间的全面开放;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民生工作。

  会议披露新一轮成都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将构建1个特大中心城市+ 7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的城镇骨架,并着力打造169个特色镇和约2800个农村新型社区。1个特大中心城市由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直管区)构成,7个卫星城指龙泉驿、温江、新(都)青(白江)、郫县、双流、新津、都江堰,6个区域中心城包括金堂、彭州、崇州、大邑、邛崃、蒲江,10个小城市是西河、新繁、安德、黄龙溪、淮口、街子、濛阳、寿安(蒲江)、羊安、安仁。

  成都力争建内陆自贸区

  明年,成都积极创新探索对外贸易合作模式,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成都设立内陆自由贸易区,并加快保税物流中心和亚欧货物转运中心的建设。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成都高新区已将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议相继提交到成都市和四川省的相关部门。目前,成都方面已对接国家商务部国际司,一套详细的自贸区申报材料正在加紧准备中。

  成都高新区相关人士认为,凭借“地缘牌”、“东盟牌”、“欧洲牌”、“航空牌”和“科技金融牌”,成都高新区将力争成为继上海后中西部第一家自贸区。

  7个卫星城推出15分钟公共服务圈

  分别是双流、温江、新(都)青(白江)、龙泉驿、郫县、新津、都江堰

  成都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加快现代化卫星城和区域中心城建设,推动龙泉驿、双流等7个卫星城加快建成大城市,金堂等6个区域中心城加快建成中等城市。

  成都市规划局局长张樵介绍,目前,成都市已经确定了双流、温江、新(都)青(白江)、龙泉驿、郫县、新津、都江堰作为卫星城规划建设。

  卫星城的功能定位主要是分担中心城市人口和产业,和中心城市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构建大都市城市群。

  据介绍,卫星城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上,以大城市的规模和标准规划建设。在配套服务标准和基础设施设置上,以市级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推进市级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资源向卫星城延伸,逐步实现卫星城和中心城区市级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15分钟城市公服圈。

  卫星城将形成组团式城市群形态,以龙泉为例,现状是由经开区、龙泉城区、西河镇、洛带镇构成,下一步通过规划整合为组合型城市群形态的卫星城。

  此外,卫星城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发展,同时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和产业特征,依托公交枢纽形成大型城市综合体,形成多中心空间形态。通过“两高两快两轨”和中心城区形成快速联系。

  作为七大卫星城建设之一,郫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成都西门口卫星城,郫县已经编制了一年出形象,三年出成效,五年大变样的总体规划,将重点在基础设施、交通规划、公共服务等全面发力,到2018年,20公里城市中轴形态基本展现,形成以犀浦、郫筒为核心的两个城市商业中心。城市基本设施显著改善,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四态合一”的现代化城市初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