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土地资源 节约集约用地 全力构建“美丽国土”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写在第23个全国土地日

25.10.2013  17:04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党委书记、厅长 杨冬生

 

今天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民生之本,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战略基石。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对土地资源更应倍加珍惜。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土地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十八大报告要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习近平同志最近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土地消耗强度。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强调,要围绕建设美丽四川的目标,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上来,更加珍惜土地资源,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立足美丽四川建设探索创新“美丽国土”新机制,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要着眼全省发展大局自我加压、勇于担当。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三大发展战略”和“八项重点任务”。发展蓝图已经绘就,美好前景催人奋进。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土地资源作为支撑和保障。但四川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全省可供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十分匮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建设用地需求刚性上升,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显现。而目前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尚未完全转化成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土地资源粗放浪费利用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土地供需紧张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将更加突出。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我们必须树立起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强烈责任心,增强紧迫感,切实担负起节约集约用地、构建“美丽国土”、推进科学发展的历史重任。

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要立足“五个坚持”主动作为。一要坚持转变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理念,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探索推进“美丽国土”工程,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减少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切实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二要坚持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行供需双向调节,以土地供给结构调整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全方位调整,促进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要坚持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管控调节作用,落实有保有控的产业用地政策,全面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四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探索节约用地发展新模式。总结推广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耕地保护基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等成熟的改革经验,扎实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采矿用地临时使用等试点改革,探索并积极争取国土综合开发整治、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生态用地审批等新的改革试点。五要坚持构建土地管理新格局。要坚决贯彻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用地制度,完善节地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土地执法监管,严肃行政问责,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

土地资源关系国计民生,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土地问题始终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珍惜每一寸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国土资源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让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总体要求上来,加大珍惜土地资源的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各界惜地节地护地意识,集中全社会的力量和智慧,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努力构建“美丽国土”新机制,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