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将发展100个以上家庭农场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13.11.2014  00:05

会议现场

   四川在线德阳频道消息(记者张渔) 2015年德阳全市发展家庭农场100个以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以上……”今日,四川在线记者从德阳市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上了解到,德阳将在全市陆续推开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不断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鼓励发展家庭农场 2020年达到300个以上

  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今年3月,广汉市金穗丰家庭农场成立,也成为德阳市首家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据悉,目前,德阳已有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43家。

  金穗丰家庭农场农场主杨萍告诉记者,她的农场从2011年承包了150余亩土地开始规模种植,到现在种植规模已经达到了1100余亩,农场各项收入预计将达100余万元。2013年12月,还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种粮大户”。

  杨萍说,现在政府鼓励成立家庭农场,在土地流转、金融贷款优惠、扶持种粮大户、秸秆综合利用、种植业农业保险等方面给予了财政奖补政策。在杨萍看来,家庭农场还有一系列优势“有专业的合作服务,规模化种粮全程不操心,同时有农业科技做支撑,种粮利润增长空间大,还能带动周边的农户致富。

  “计划2015年全市家庭农场达到100家以上,2020年达到300家以上。”四川在线记者了解到,在此次深化农村改革中,德阳出台了相应政策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德阳市在财政、金融、税收、保险等方面将给予支持。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017年达到3000人以上

  广汉市作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今年9月3日,在广汉市农业局,来自广汉市各乡镇的58名农民领到属于自己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合格证》和《新型农民资格证书》,以新型职业农民的身份正式持证上岗。

  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

  此次德阳市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方案中,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也被作为重点内容列入其中。根据规划,德阳将在2015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以上,2017年达到3000人以上。

  “传统农业正在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先进的农业科技、高效的设施装备、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广汉市农业局局长胡智说,“只有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才能为农村吸引和留下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农业后继者。

  据了解,目前德阳共有4个县(市、区)列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其中绵竹、广汉为国家部级示范县,旌阳、中江为省级示范县。2014年德阳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840人,目前,培育工作已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