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推动第三次创业的力量
创业,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精神状态。它是组织或个人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为事业持续不断无怨无悔地投入满腔激情从而产生改变,进而与众不同。
对个体而言,创业是一种“角色行为”,是一个人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而对组织而言,创业是一个战略视角。第三次创业,年轻的成大以群体力量追求共同愿景,以高昂的斗志凝心聚力,以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事业发展,肩负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神圣使命。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元年,成大白手起家、艰难创业。
2003年,学校完成迁校升本,开始了“二次创业”,以实现由小到大的发展跨越。
更名“成都学院”,成大人心有遗憾,恢复校名的梦想生根发芽。但太过薄弱的基础,相较于教育部的大学设置标准,“大学”二字,象是远在天际的星球,可望而不可及。
2013年,经过10年的发展,成大这所“新升本院校”已经拥有了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了海外孔子学院、拥有了附属医院、拥有了在省内新升本院校中排头兵的发展成绩。学校定位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大学框架基本形成,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越来越近。
而这一刻,站在高处,俯望35年的发展道路,发现和拣拾即将成为历史的贝壳时,我们发现,曾苦苦追求的梦想,可能只是远处的一座灯塔,成大这艘乘风破浪的大船,其使命和责任远不止如此。
于是,在新一轮改革创新的大潮涌动时,我们必须送走一切的小自满和小感慨,目光向前,开始新的航行。
2014年,我们迈入第三次创业的新征程!
大学,在其理想的维度中,曾充满少年时代的幻想,成为每一个学子苦其心志的源泉;同时在现实的尺度中,构成了人生履历的实际转折,成为实现人生梦想的阶梯。
这是人们对于大学的感性认识。实际上,世界高等教育经历博雅教育时代、专门教育时代 、应用教育时代,一直到知识经济时代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宗旨的综合教育时代。大学的功能从教书育人,到服务社会,再到文化传承与创新,所面对的期望越来越高。大学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大学不再只是曾经的”高深学问之殿堂”,它成为了一个社会,一种生态、甚至一种象征。
在大学的功能越来越多元和开放的今天,你我的大学,究竟是追求理想的殿堂还是浮燥和功利所绑架的世俗之所?究竟是社会和市场的洞察者和智囊库还是处江湖之远而无忧的栖息地?究竟是施展抱负的舞台还是颐养天年的饭碗?究竟是素养和常识的培养地还是就业训练所?究竟是人格和精神的炼狱还是混得学位的乐园?
大学,应当且仅当是高尚与神圣的代名词、高远与精深的代名词,前沿与历史的代名词,思索与创新的代名词时,才能续写其神话和传说。
作为大学人的一员,我们需要理性的思考和面向未来的积极建设。
改革创新、内涵建设、提质升位,我们迫不及待,我们只争朝夕。
2014年,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攻坚克难,调整利益分配、完善和健全制度、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成为这一轮改革的关键词。改革的旗帜在中国高高飘扬。
2014年,中国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新一年,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着力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全面创新育人模式”,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凸显了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强调了内涵式发展相关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2014年,学校第三次创业的起步之年。紧跟时代脉搏,迈入“第三次创业”的成大要实现由大到强、由外延建设到内涵发展、由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由本科教育到本科和研究生结合的教育、由学院到大学的转变。要破解学校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用实践丰富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内涵,进一步思考我们的使命、价值观和价值取向:
在大学成为“知识工业”的重地,学术与市场结合日益紧密的今天,我们要如何根据未来趋势和自己的基础,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凸显成大特色?
在大学功能不断拓展,大学评价不断多元的今天,我们要如何实现资源优化和集群效应,做到机构优化和结构调整?
在大学制度演化过程中,我们要如何实现新制度与旧制度的连续演化而非突变?
在新型大学关系构建中,我们要如何理解和把握重大关系?在数量与质量、人治与法治、 教学与科研、前沿与应用等等的关系中,要如何实现统一?
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精神和文化来引领我们的事业?
“第三次创业”在为年轻的成大注入动力的同时,也将影响每一个成大人的现在与未来,关于大学是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回答。“第三次创业”,谁都不是旁观者,我们终将风雨同舟,在理念、价值、品格、责任的感召下,追求我们打心底里认同的至善至真至美。
(文/春夏 责编 周小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