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戏22个主演”:饭圈文化的陋习该打住了

25.12.2021  09:26

  原标题:“一部戏22个主演”:饭圈文化的陋习该打住了

  “”的副作用五花八门,行业苦“排位”之争久矣。

  文/李潇潇

▲12月22日,国家广电总局发表关于对《电视剧母版制作规范》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报批稿进行公示的通知。图/国家广电总局官网截图

  12月22日,国家广电总局在官网公示《电视剧母版制作规范》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报批稿(以下简称《规范》)。在署名要求方面,文件规定,演职人员在电视剧的署名方式、顺序、位置等由聘用合同约定,制片人应在与演职人员签署聘用合同时就署名问题进行沟通和约定,规避争排位等署名纠纷的发生。

  近些年,“争排位”之风愈演愈烈,尤其是流量大、旗鼓相当的头部艺人加盟的大IP影视剧更难以避免。流量一词因在行业整顿后日趋负面,悄然被演员排位所替换。近期两部热播剧的官方海报和官微推送出现了“全员主演”的情况,“领衔男主演”、“领衔女主演”、“特别主演”、“特邀主演”、“特邀出演”、“特别出演”等头衔并驾齐驱。掰手指头数下来,一部剧里竟有22位主演。这些眼花缭乱的宣发操作令观众迷惑,也折射出在“演员的位置怎么排”这个问题上,出品方战战兢兢、谁也不敢得罪的求生欲。

  排位的概念源自日本“番位”一词,指演员在影视作品及宣发物料中的排列次序。日本影视行业格外强调身份的唯一性——只有“一番”戴着主角光环,其他演员都是配角。当然,在这样的语境中,“一番”顶着盛名,也要承担作品的票房和收视责任。

▲近日,热播某剧有22位演员头衔包含“主演”。图/某社交媒体平台

  而今,排位一词几经流变,成了身价、名气的一种虚荣象征,相当于名流合影时争抢的“C位”,成了一场心照不宣的游戏,逼迫每个牵涉利益的人卷入其中。

  当下,“争排位”的副作用五花八门,行业苦“排位”之争久矣。早在2019年10月,爱、优、腾三大视频平台和新丽等六家影视公司就曾发起联合倡议“抵制无理争排位”,但显然收效甚微。

  此前,围绕《青簪行》“阴阳剧本”疑云,主演两方粉丝曾发起“撕排位”大战;电影《小小的愿望》因片方模糊排位、排名前后问题,艺人团队不满被“压排位”,导致主演解约、不欢而散。由此看出,无论是经纪公司还是粉丝有组织的行为,“撕排位”依然没有跳脱出流量的评价体系,撕的是靠排位量化了的明星商业价值、资源背书。

▲电影《小小的愿望》曾因“撕排位”导致演员工作室发表声明称因片方模糊演员排序,演员已与片方解约。图/电影《小小的愿望》社交媒体账号

  再看看经历过排位之争的影视剧,宣发期间往往造成难以控制的负面舆情,使潜在受众对作品的期待值下降;对艺人来说,争来的“第一”自带负面热度,往往招致路人反感。若负面热度持续不下,容易引发“饭圈”互撕、事态升级。“饭圈”粉丝互相揭短,会进一步消耗网友对艺人的好感度,令片方对其望而却步,从长远角度会造成艺人的商业价值贬值。

  因此,“争排位”不仅不是“一山不容二虎”的赢者通吃,还会加大行业制片风险,造成演员、片方一损俱损的最终局面。其实艺人共同创作影视剧作品,很明显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充满了协商合作互助的空间。作品质量上去了,观众喜欢,演职人员全员受益。

  而且,一直以来,行业内有实力、自我价值和定位清晰的演员也不为排位背后的浮华虚无所困。一些艺人之所以卷入“争排位”的零和博弈,有的是出于与经纪团队权力对话不对等之下的无奈,有的则是出于怕得罪粉丝金主之后的半推半就。所以,从治理角度来说,对于这种业已形成的权力分层、“饭圈”有组织的运营造成的权力共享机制及其“小生态”,不可放任自流。

  《规范》出台在即,可以读出近期广电总局从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出发、跨价值链治理的总思路。文娱行业生态逐渐向好的大背景下,从逐利到协力的价值扭转也非朝夕之功。此次的《规范》从内容生产端发力,以排位等关键点为杠杆,撬动对权力的控制,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此举将与“饭圈”治理同频共振,有助于彻底改变以流量为导向建立的评价体系,进一步理顺行业逻辑。

   微博热议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广电总局最新要求:重复不得超过30秒!
  原标题:关注 | 广电总局最新要求:重复不得超News.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