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社区现“6元食堂” 两荤一素一汤老年人放心吃

30.08.2014  10:58

6元食堂内坐满了人。

社区居民到6元食堂打饭。

五块石街道办副主任周启伟(右一)到食堂了解情况。

四川新闻网成都8月30日讯(记者 刁明康) 在今天的成都,6元钱能吃到什么?也许是几个包子,也许是一两面条,也许是穿过几条街巷买回的两斤素菜……但你想过6元钱还能享受“两荤一素一汤且管饱”的待遇么?

在成都市金牛区五块石街道办玉局庵社区,就有这样一家专门为解决老年人买菜难而开设的“6元食堂”,它不仅每天为老年人提供一份精心制作的两荤一素一汤的饭菜,还做到“绝对卫生和合口”!

最终,这个由社区出场地、餐馆老板具体负责实施的爱心食堂,获得了老人们的称赞……

A、现场

三菜一汤味道好 6元食堂挤满人

时值中午,刚刚放晴的成都,气温又回升到二十八九度,喧嚣的五块石站西桥东巷热闹如常。

紧邻玉局庵社区1号院的一家餐厅隔壁,狭长的过道内挤满了老年人。

小周,给我少打点米饭……”“小周,汤里头再放点盐巴……”一位被称作“小周”的中年男子身着厨师服,拿着菜勺,按照食客们的要求,一会儿打菜,一会儿递碗筷,忙得不亦乐乎。

他身旁,半人高的桌子上放着3个大菜盆和一只大钢桶。盆内装着正冒热气的土豆烧肉、莴笋肉片、红烧鸭血,桶里盛满了冬瓜汤。

不到半个小时,按照50人标准制作的菜在老年人们的称赞声中见了底,两位小工抬来一个大盆开始清洗饭盒,“小周”迅速转身进入厨房为餐厅内等候的其他食客炒菜。

B、食堂老板

每份饭菜只能赚5角 有人气便有生意

被老人们称作“小周”的中年男子,全名叫周明全,今年刚好满50岁,乐山夹江人,10多年前开始在玉局庵社区附近做白酒和小餐馆生意。今年,攒了些本钱后,周明全和妻子商量,关掉了白酒铺子,扩大餐厅,专心做餐饮。

7月1号早上,社区一位工作人员找到周明全,商量请他办一个爱心便民食堂,饭菜只卖6元钱一份,给出的回报是在他餐厅墙上开道门,连通隔壁大约40平米的停车棚,每天只做中午一顿,其余时候他可以免费使用这块场地。

6块钱一份?不干哦,亏死人哦!”周明全妻子一听,按照现在的柴米油盐成本计算,6元钱只能亏本,坚决不同意。

周明全心里也打起了鼓,“社区对我的确好,让我承包一个车棚,还经常帮些忙,但是6块钱一份……

周明全没有当场答应,而是找厨师、服务员商量,并且做了详细的核算,发现的确赚不了,唯一的好处是这个40平米左右的场地可以免费使用,整个社区有几百位老年人,是一个很大客户源。

考虑再三,周明全应承下来。

保证卫生和味道 爱心食堂每天爆满

7月15号左右,周明全购买的装修材料全部到位,工人上马,将隔壁的车棚拆了开始打造一个宽敞明亮的爱心食堂。

8月1号这天,爱心食堂正式开业,隔壁的“居民之家”老年活动室也于当天挂牌开门。上午11点不到,爱心食堂外便挤满问询赶来的老年人。这一天,6元一份的盒饭,足足打了上百份,由于准备不足,有两样菜还紧急加量。

从这天起,每天晚上,周明全多了一份工作,考虑第二天如何给老人们换新鲜菜。“这个必须提前作打算,比如今天吃了土豆烧肉和莴笋肉片,明天就不能吃了,明天要换魔芋烧鸭和甜椒肉丝,反正一种菜品一周内只能出现一次。

为了保证让老人们吃得安全卫生,每天晚上,周明全都会交代厨师和小工,将厨房打扫干净,把碗筷全部进行消毒。第二天一早,新鲜蔬菜和肉买回来,社区工作人员还会派专人来监督。

为了保证味道,每天中午打菜时,周明全也会向老人们问询并总结,谁喜欢吃什么菜,谁对什么过敏,谁要求菜肴的炒炖要“特别耙和”,到现在,周明全总结出了一个经验:吃得清淡,任何菜都不能放辣椒,烧菜、炒菜放豆瓣酱即可,煮米饭的水要比平时多加一些。

由于味道可口,价格低廉,每天中午周明全准备的50份左右的盒饭,都会被吃光,餐厅的名气也逐渐传遍社区,一些老年人祝寿、接待亲友的伙食也就顺理成章地安排在了他这里。

这恰好也应他“老人们背后的亲人是一个庞大的客源”的论调。“比如前天就有社区老人带亲戚来吃饭,10多个人,喊我按到最好的菜上,一桌就吃了300多块钱”,周明全笑着盘算,只要能把50份饭菜打完,他就不会亏,每份饭菜还能有4角到5角的利润,如果来餐厅祝寿和请客的人多,他的利润就大了。

C、老人

价格和味道都不错 希望能坚持下去

味道不错,做得也很卫生!”一提到隔壁的6元食堂,94岁的玉局庵社区老人周大爷连连点头。

这位常年一个人在家的老人,对于社区能有这样一个便民食堂,感到非常满意,“我们这个地方买菜很麻烦,那么多小区和人,但只有一个菜市场,去年以前,我每天都是自己出门买菜,自己烧锅,自己弄来吃,麻烦得很”。

周大爷介绍,他的儿女都在成都,但离家较远,平时也比较忙,很少有时间照顾他。去年,考虑到他身体不好,女儿每天过来给他做饭,但又耽搁了自家的事情。上个月爱心食堂开业后,他每天早上出门吃碗稀饭或者买两个馒头,中午就在食堂解决,晚上锻炼后就不进餐了,“不弄饭了,感觉比以前轻松多了”。

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修长城’嘛,”周大爷开玩笑说,“打点小麻将,赢点早餐钱,心情很好”。而他最喜欢的菜,是爱心食堂做的红烧豆腐和血旺,“耙和,安逸”。

今年61岁,同样姓周的阿姨也对6元食堂非常认可,“味道很好,饭菜不限量并且卫生,这是我主要考虑的”。她说,尽管她的退休金可以让她不介意这份盒饭到底是6元还是10元,但她依旧对这种真实存在于身边的爱心活动充满兴趣,“现在我也不去大馆子了,我老伴和我不想做饭的时候就在这里吃”。

D、社区

解决老人精神和生活需求 严控安全卫生问题

只要6元就可以吃两荤一素一汤的食堂,已经正式营业1个月,不仅为周明全的生意增加的人气,也普遍得到了老人们的赞赏。

而这件事情的成功,来源于社区的一次贴心考虑。

玉局庵社区主任陈昊介绍,社区自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针对站西桥东巷部分老年人买菜、做饭难、无老年活动场所的情况,积极协调,多方考察,最终决定将紧邻周明全的餐厅的停车棚改造成“居民之家”老年活动室。

现在活动室已经基本完善,拥有了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和6元食堂,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活动和吃饭的场所,也解决了社区老年人对精神和文体生活上需求。

特别是在吃饭上,我们是下了苦功夫的!”陈昊介绍,为了保证老人们的食品安全,每天社区都会派人监督食堂饭菜的质量,也会追查食材来源是否正规,下一步,社区计划让志愿者参与到食堂的服务当中来,减轻周明全在人工上的压力。

这个爱心食堂,我们会争取一直开下去,因为从我们社区工作上来说,我们为老年人解决了实际问题;从周老板那里来说,尽管看起来6元钱一份的饭菜赚不了多少钱,但他的餐厅从此有了更宽阔的场地,也赚了人气。

陈昊说,尽管之前成都也出现过这样的爱心餐厅,比如东光街的永兴社区爱心营养餐,但由于成本较高,都没能坚持下去,这次,玉局庵社区无论如何都要把这项爱心工作做到底。

记者手记

6元钱能吃两荤一素一汤,对比今天的物价水平,的确算便宜的。

特别是在社区工作如此繁琐的情况下,还能考虑到老人买菜做饭不方便、把价格定到老人能承受的标准,同时又不亏待实际操作人,确实挺不容易。

6元食堂”的成功设立,是玉局庵社区工作人员和餐厅老板周明全辛苦努力的成果,也可以说是社区工作人员份内的事。如果把这个事当作一项业绩来获取表扬,那这个食堂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同样,如果这个食堂没有一个长效的保证和预处理机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发展,它终究会衍生出很多新问题。

我们希望这样的爱心食堂多几家,希望这样真正为社区居民办实事的现象不是昙花一放,而是本身就源自于一颗实实在在为社区居民办实事的赤诚之心。

这就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善举,我们身边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