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第4次会见连战 对两岸关系提出4个坚定不移

13.07.2018  18:22
习近平第4次会见连战 对两岸关系提出4个坚定不移 - News.Sina.com.Cn
习近平第4次会见连战 对两岸关系提出4个坚定不移 - News.Sina.com.Cn
习近平第4次会见连战 对两岸关系提出4个坚定不移 - News.Sina.com.Cn
习近平第4次会见连战 对两岸关系提出4个坚定不移 - News.Sina.com.Cn
来源: n.sinaimg.cn

  原标题:最新!习近平对两岸关系提出4个“坚定不移

   [学习小组按]

  今天上午,习近平会见连战一行。

  小组注意到,这是习近平和连战的 第四次会面

  此次会见,习近平首先强调了“”:

   大道之行、人心所向,势不可挡

  “只要大家登高望远,就能看清主流、把握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克难前行。

  习近平 对于两岸关系未来充满信心:

   因为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携手致力民族复兴,是符合民族整体利益、顺应时代潮流、造福两岸同胞、得到两岸同胞拥护的正确道路;

   因为 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两岸同胞在民族、文化认同和情感上从未分离;

   因为 尽管数十年来两岸关系跌宕起伏,但总体趋势是向前发展的;

   因为 两岸是密不可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在当前台海形势下,两岸关系的正确道路在哪,习近平提出了4个“坚定不移”:

   第一 ,坚定不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第二 ,坚定不移扩大深化两岸交流合作。

   第三 ,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第四 ,坚定不移团结两岸同胞共同致力民族复兴。

  连战提出一个中国、两岸和平、互利融合、振兴中华四点主张。他表示,当前,台海形势陷入不稳定,正在对台湾民众的安全与福祉造成危害。两岸人民 本即一家人,不应再内耗,应当相偕以行。

  更多内容,请看通稿。

  1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团时强调,大道之行、人心所向,势不可挡。我们 有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 ,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希望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扩大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同胞亲情福祉,在新时代携手同心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

  习近平指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只要大家登高望远,就能看清主流、把握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克难前行。我们对两岸关系未来充满信心, 因为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携手致力民族复兴,是符合民族整体利益、顺应时代潮流、造福两岸同胞、得到两岸同胞拥护的正确道路; 因为 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两岸同胞在民族、文化认同和情感上从未分离; 因为 尽管数十年来两岸关系跌宕起伏,但总体趋势是向前发展的; 因为 两岸是密不可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同胞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对两岸关系走近走好的一致向往,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习近平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确道路要坚持走下去。特别是在当前台海形势下,两岸同胞更要坚定信心,团结前行。

   第一,坚定不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台独”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只会给两岸同胞带来祸害。我们决不容忍“台独”势力兴风作浪,决不容许任何“台独”图谋得逞,一切分裂祖国的行径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两岸同胞要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图谋和行径,以实际行动展现正义的力量和声音。

   第二,坚定不移扩大深化两岸交流合作。 扩大交流,深化合作,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对两岸都有利。两岸同胞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分歧,不应影响两岸正常交流合作,更不应成为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的借口。我们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特殊心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现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同样,大陆同胞历经长期努力、不懈奋斗,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值得台湾同胞尊重。两岸同胞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增进理解认同,实现心灵契合。

   第三,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两岸一家亲,都是中国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天亲。改革开放40年间,两岸同胞始终同舟共济、砥砺前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更加光明的前景,我们为同胞谋福祉的能力更强、条件更多。逐步为台企台胞提供与大陆企业、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今年2月,我们发布实施了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措施,两岸各界反应良好。我们还会深入研究,适时推出更多新的政策措施,把同等待遇逐一落到实处。

   第四,坚定不移团结两岸同胞共同致力民族复兴。 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不懈奋斗的共同事业。民族复兴道路上,台湾同胞不应该缺席,也一定不会缺席。两岸同胞要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连战提出一个中国、两岸和平、互利融合、振兴中华四点主张。他表示,2005年国共两党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五项愿景,基于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认知,推动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正轨。当前,台海形势陷入不稳定,正在对台湾民众的安全与福祉造成危害。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曾经走过休戚与共的历史, 本即一家人,不应再内耗,应当相偕以行 ,为追求两岸和平共荣而献策献力,共建和平的海峡及繁荣的两岸。

  连战表示,两岸应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巩固政治互信,重启对话,循序渐进处理历史所遗留的政治分歧。同时,通过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民间往来,不断扩大互利,厚植两岸人民的同胞情谊、兄弟情怀,持续增进融合,共同促成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丁薛祥、杨洁篪等参加会见。

   [新闻链接]

   第一次会见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一家人。维护好台湾同胞权益,发展好台湾同胞福祉,是大陆方面多次作出的公开宣示,也是我们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郑重承诺。

  两岸关系虽然历经坎坷,但终究能打破长期隔阂,开启交流合作。这是因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这种天然的血缘纽带任何力量都切割不断;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一基本事实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两岸交流合作得天独厚,这种双向利益需求任何力量都压制不住。

  我们始终从全民族发展的高度来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方向。大陆和台湾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我们真诚希望台湾同大陆一道发展,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

  ——2013年2月25日,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

   第二次会见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

   心之相系、情之相融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

  不论是几百年前跨越“黑水沟”到台湾“讨生活”,还是几十年前迁徙到台湾,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天亲。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

  两岸同胞虽然隔着一道海峡,但命运从来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因为我们的血脉里流动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我们的精神上坚守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魂。

  ——2014年2月18日,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

   第三次会见

   铭记历史教训,弘扬抗战精神

   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台湾同胞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侵占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同胞从未停止抗争,数十万台湾同胞为此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全面抗战爆发后,台湾同胞积极参加和支援大陆人民抗战,不少同胞为国捐躯。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透过近代历史风云,两岸同胞深刻体会到,大陆和台湾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我们的命运从来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国家强大、民族强盛,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生存、发展、尊严的保障。我们要铭记历史教训,弘扬抗战精神,珍爱和平,共谋发展,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2008年以来,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同两岸同胞一道,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有利于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实现互利双赢的正确道路。只要两岸同胞沿着这条道路坚定走下去,就一定可以抚平历史造成的心理创伤,为民族复兴凝聚起强大力量、开创出美好未来。

  ——2015年9月1日,习近平会见前来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连战等台湾各界代表人士

责任编辑:张迪

台劳动党主席:美企图利用“台独”深化两岸矛盾
  原标题:台劳动党主席:蔡英文谈选举 其实两岸关News.Sina.com.Cn
台湾舆论热议习近平对台重要讲话
  原标题:(两岸关系)展现对两岸统一的高度自信—News.Sina.com.Cn
打造“升级版”中阿关系 习近平这么擘画
  原标题:打造“升级版”中阿关系,News.Sina.com.Cn
习近平:携手推进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
  原标题: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携手推进新时代News.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