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村水泥路“零公里”到现在的25公里,从一株核桃苗到漫山遍野的核桃园——岳池县黄龙乡党委书记杨淑芹带领山沟里的乡亲们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黄龙乡的好女儿”。
第一封保证书:为修路押上自家房子
没有围墙的土坝子,几间老房子,缺了腿的藤椅……回忆起2006年6月来黄龙乡政府报到的场景,杨淑芹满是辛酸。“既来之,则安之。”杨淑芹选择了坚强面对现实。
通过走访,杨淑芹发现,偏远山村老百姓最强烈的愿望是解决出行难问题。在这些地方,公路不仅关系出行问题,更意味着是老百姓的“致富路”。这让杨淑芹坚定了“必须把路修通”的信念。
黄龙乡地处山区,修路成本较高。杨淑芹千方百计争取到公路修建项目,但资金缺口大,需要老百姓自己筹资和依靠社会捐助。
黄淑芹一次一次开群众会,一个一个电话寻求乡友和爱心人士帮助。根据各方承诺,群众集资和乡友捐款达300多万元,爱心企业捐资达200万元。
但还是没有老板愿意接手修路,他们担心群众集资和企业捐赠到不了位,工程款没有保障。好不容易说服了一个老板,对方提出要求:资金缺口由政府负责,同时要求杨淑芹写保证书。“写就写。”杨淑芹在保证书里承诺,工程款兑不了现就用自家的房子作抵押。当从爱心企业家手里接到捐款时,杨淑芹流下了眼泪。“为了乡亲,为了脱贫致富,再多的付出都值得。”杨淑芹说。
2006年全乡没有一条通村水泥路,如今全乡10个村有7个村通了路,里程达25公里,杨淑芹的付出,让黄龙乡的干部群众打心眼里佩服。
第二封保证书:留下种核桃的业主
一边修路,杨淑芹一边琢磨着怎么发展产业,让乡亲们脱贫致富。
2007年,业主范延伟打算在杨家沟村种植1000亩核桃,但因路不通,加上老百姓不愿意流转土地,他打算放弃。
杨淑芹说什么也不让他走。“路一定帮你修通,流转土地的事情包在我身上。”
业主将信将疑,杨淑芹索性又写下保证书,承诺在核桃挂果前把路修通。最终,范延伟留下了。
但村民们又不干了!“这山上要是能栽树,我用手心煎豆腐给你吃。”村民们守着薄田不放手。杨淑芹就把泥土送到省上请专家鉴定,最终确认乡里的荒山适合种植核桃。“我们这里的土地薄,收成不好,遇到天干还倒贴钱。土地流转既能得到租金,还能到园里面去打工赚钱。”杨淑芹拍着胸脯保证,“我姓杨,就是杨家沟村的女儿。我向你们保证,种不出核桃,我负全责。”
1000亩的征地工作,拖拖拉拉用了3个月。那段时间,杨淑芹感觉一辈子的好话都说尽了,人瘦了一大圈。后来,核桃树果真长势很好,那一年,成活率达到了95%。
有了好的开端,第二年和第三年,范延伟又先后流转了2000亩地种核桃、3000亩地种花椒,乡亲们争先恐后把土地流转出来。
在杨淑芹的奔走下,黄龙乡昔日的荒山坡如今变成了万亩干果基地。黄龙乡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不到2000元提升至现在的7900多元。“产业发展起来了,接下来就是沿着发展现代农业的路,走好走稳。”杨淑芹透露,下一步打算发展林下养殖等农业立体开发,利用山区的优势发展特色畜禽养殖。
短评
甘做百姓“贴心棉袄”
□庞莹
对黄龙乡老百姓而言,杨淑芹是温暖的“贴心小棉袄”。
从百姓急盼的地方着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踏实苦干,雷厉风行……这就是杨淑芹。从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到7900多元,一项项数据的背后,是杨淑芹这位“女儿”对家乡的一片热爱,是一名普通乡镇党委书记对工作的一份执著,也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对百姓甘于奉献的一种情怀。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杨淑芹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真正成为老百姓心中的“贴心小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