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干部走基层 结对帮扶闯出致富路

12.03.2015  11:11

 

村委干部回到村里当起了技术“二传手”(屏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屏山县总人口不到31万,却尚有68575人的贫困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 4。虽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但效果并不理想。自创新实施“党建凝心创业”行动以来,屏山县一改以往政府主导、贫困群众配合的“双向式”扶贫模式,发动 60 多个县级部门、2000多名县、乡党员干部全面参与扶贫攻坚。截止目前,已成功实现脱贫1697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9%。

 

捆绑”考核县乡村一起“动起来

 

我们总工会为撕栗村解决了阵地建设缺口资金5万元”,“妇联为长田村联系技能培训104人并推荐了27人就业”……在屏山县富荣镇6月份的扶贫工作例会上,县级定点帮扶部门负责人纷纷“交账”。

 

截至目前,屏山县干部与贫困户结对认亲4600对,走访慰问5700余人,提供项目资金帮扶639.8万元,相继启动了包括危房改造1000户、硬化通村公路150公里在内的92个民生项目。

 

近年,为解决县级部门在扶贫工作中“光说不动”等问题,屏山县将96个贫困村与县级部门、企事业单位联建党组织,要求县级领导干部联系4户贫困户、科级干部联系2户贫困户、一般干部联系1户贫困户,并立全程负责、限期交账、捆绑考核等一系列制度。

 

选派干部到村群众有了“主心骨

 

过去,下坝村贫困人口多,村民文化水平低,基础条件差,在村“两委”历次换届都苦于致富能手难选、返乡人才难引,勉强选出的“两委”班子思路不够清、工作推进慢,群众意见很大但也无奈。

 

到了2013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屏山县大胆从县、乡机关选派了80余名党员干部到贫困村参与选举。最终,60名干部分别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大乘镇政府的周贤树就这样当上了下坝村的党支部书记。

 

周支书来了没几天,就争取到了500户人畜饮水工程、8公里便民路建设,让我们成了全镇第一个实现组组通水泥路的村。我的养殖场和超市终于‘零距离’对接了!”办起了肉兔养殖场的下坝村村民杨辉财难掩激动。

 

全员培训

 

村社干部找到了“指南针

 

由于十年移民迁建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利益问题错综复杂,群众维权意识较强、信访事件在屏山县时有发生,土地流转在大坝村难以推进。

 

而这一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75户村民的土地流转,却没有出现一个钉子户、一个信访户。其实,这都是该村支书牟玉珍活用了移民迁建期间移民干部创造并广泛使用的“算账法”。

 

先理清“历史账”——与群众一起找落后原因;再理顺“现实账”——青壮年外出打工、土地闲置等现状;最后算好“发展账”——土地租金、每年分红等可预期利益。这一算,就统一了群众思想,土地流转快速推进,成功实现了企业神速落户。

 

保障先行

 

贫困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几十年没踏出过屏山,啥时候你们这些干部也带我出去看看,找找发财的门道!咱们不能一辈子都靠政府啊!”这是屏山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收到重复次数最多的一条群众意见。

 

为此,屏山县启动了“先看后干”产业带动计划。计划启动后,锦屏镇光辉村村1000余名贫困群众率先到成都周边考察。归来后,村民王建军很震撼,于是他以星级农家乐为目标,多方争取贷款18万元,开始打造自己的小院。

 

为进一步鼓励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屏山县开辟了“贫困户融资贷款绿色通道”,预算扶贫贷款贴息资金400万元、扶贫贷款风险基金270万元,对需要贷款发展产业的贫困群众给予优先办理、利率减免、政府贴息的“特权”等。(黄睿 李刚 李开林 记者 李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