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 谢和平:如何办好大学?

16.03.2015  13:23
两会好声音| 谢和平:如何办好大学? -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来源: www.scude.cc
        编者按:两会逐渐接近尾声,而教育的“好声音”却越发响亮。昨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了最后一场记者会,校长谢和平以及相关教育界人士就完善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Q: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紫光阁杂志、紫光阁网记者:我想请问四川大学的谢校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5年毕业的高校大学生将会达到749万人,为历史最高水平。2014年教育部曾经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请问谢校长,您对于大学生创业是如何看待的?另外,四川大学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有哪些有特点的举措和计划呢?谢谢。
       
          A: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谢谢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国家很重视就业、创业,就业对国家来说是一个大事情,是一个民生工程。所以,我们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很重视,但是作为四川大学的毕业生,就业不是难事,难在引导学生怎么择业。我们想,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我们一直坚持三种意识,就是对贫困学生就业的帮扶意识,对优秀学生就业的科学指导意识,对普通学生就业的准确定位意识。同时,川大地处西部,我们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就业,到贫困地区和农村去就业,到灾区去就业。川大毕业生就业连续3年超过95%,基层就业达到16.1%,到灾区就业的达到1.7%。
       
          对于创业,我觉得这次总理报告专门提出我们国家要有一个创业理念,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样一个新的战略部署,这符合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中高速发展、中高端水平发展。要实现中高端水平发展,要鼓励大学生创业,特别是鼓励优秀大学生创业。优秀大学生创业就是利用他们的知识、智慧、学的专业来开创技术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这样才能使中国形成一批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打造中国经济社会的升级版。我想,这是我们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宗旨。
       
          大学生创业,要让他有能力、有知识去创业。过去大学里学术性课程比较多,现在大学专门有更多的创新创业课程,要在大学里教他怎么当高管,怎么去把控一些这样的课程体系。怎么去创业,使大学生有真本事,去参与国家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同时还要有一个理念,就是大学生创业不存在失败。现在社会上讲的失败是算的一笔经济帐,实际上大学生创业成败的过程,对大学生的人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要树立这样的理念。
       
          在这个基础上,川大专门建立了创新创业基金,我们和银行建立一个5000万的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鼓励创业。另外,我们和成都市共建了一个亿的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和万达建立了万达创业基金,鼓励优秀学生创业。我们还要利用全球川大校友打造创业风险基金,以一种股份制的形式来鼓励全社会的人来支持大学生创业,让一大批由大学生等高水平的人才创建技术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打造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升级版。
       
       
       
          Q: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中国教育手机报记者:我的问题是提给谢和平校长的。这些年教育界一直在大力推行招生制度改革,我们也关注到川大这些年特别重视自主招生,我想请问谢校长,您如何看待招生制度改革?同时贵校自主招进的学生,包括你们所说的“双特生”,这些特才、偏才,在他们的培养过程中是如何做的?他们在校的学习质量是怎么样的?谢谢您。
       
          A: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谢谢你提了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很关注的问题。国家教育改革在全面推进,高考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全社会都很关注,这是影响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事情。
       
          对于高考改革,我认为有三个亮点:
       
          一是高考改革能够更加促进教育公平,更加阳光,比如我理解,这次高考改革取消了很多的加分。
       
          二是引导我们的考生、学生能够高素质成长、全面发展,高考改革就是要试图打破应试教育,打破单用分数来考评,取消文理分科。
       
          三是促使考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愿意读、能激发自己潜力、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和专业,也使高校能够更加自主选择考生,选择适合我们学校的高质量考生。这三个亮点我觉得是比较凸显的。但是要做好很难,所以要试点,在推广,我想会不断完善。
       
          自主招生是一个重要的高考改革的补充,我们通过自主招生的途径能够发现人才。我真的认为中国的人才很多,通过自主招生来发现那些有特长、有潜质、有真才实学的学生,不要因为他们高考时差1分、2分就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所以,我们学校很重视自主招生。我们从2007年开始就在全国率先招“双特生”,为有特殊潜质、有特长的学生专门开个通道。
       
          有三种渠道:
       
          一是在某个方面有很特殊的研究或者对某个方面特别有兴趣的考生,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这个兴趣他就会去学、去钻,有真才实学,我们就面试,就自主招生。
       
          二是考到川大以后,第一年面向全校报名选择,因为有些学生考川大之后,差1分不能上他想学的专业,不能上自己有特长的专业,就可以进校以后选择特长生的通道。比如他物理特别有特长,因为差1分读到了信息专业,我们就组织专家面试。
       
          三是通过四年的校园生活发展他的潜质和特长。作为一个大学来说,特别是川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既要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同时也要培养具有某个专业很专的人才,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这样的人。比如说对古文字特别有研究,就让他专门研究古文字,不让他学其他很多课程。比如他对考古很有研究,就让他去考古。比如打游戏很好,就让他研究网络,我们要多元、个性化地发现和培养人才,特长生培养作为我们的一个特点。确认特长生以后,马上实行导师制,导师培养,重点培养他,在特长领域专攻这个方向,希望将来成为专家,成为这方面的特殊专家。川大从高考自主招生入校后再选拔来进行个性化培养,实施个性化培养的323+X的培养体系,其中“三大类”创新人才培养,即:综合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双特生——特殊兴趣、特殊专长”人才培养,根据这样的分类,我们进行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
       
          总的来讲,通过这样一个体系,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川大的每个学生在川大适合自己的教育。我认为教育本身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通过这种选拔和分类培养个性化,使每个人的兴趣都能够发挥出来,每个人的特长都能够展示出来,只要他努力就有他展示的舞台,就有他成功的机会,这是大学教育的根本。
       
          所以我们想通过自主招生,通过学校内部的各种选拔,使每个学生在川大都能成才,都能成为优秀。特长生选拔的学生,到目前为止大概有30多位这样的特长生选拔出来,其中有15位毕业之后因为特长被牛津、剑桥这样的大学录取,因为他们很钻研,大学里就有很多成果。比如我们当时文新学院一个学生,是学文学的,他对日本的历史很有研究,不知道什么影响他很有研究,我们把他选拔出来转到历史学院,学日本历史,日本早稻田大学马上就录取他。
       
          川大是一个综合大学,校训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使每个学生都能个性化地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达到他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实现他的人生成长。谢谢大家。
       
       
       
       
           Q: 香港紫荆杂志、紫荆网记者:我的问题是如何在制度的制定上预防、避免甚至是杜绝高校在自主招生当中出现的腐败问题,还校园本来的纯洁,给公众一个应有的信心。谢谢。
       
          A: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前几年是一个很热的热点,但是这几年大家都已经感觉到不那么热了,因为教育部对阳光招生已经作了很多规定和要求,并且已经在全国全面推广。从国家层面的制度上要求阳光招生,所以现在招生时由计算机程序处理,根据分数调档,包括各个省市的考试院和我们学校招生办,都是根据学生报名、专业选择以及择优录取的原则录取,招生时校长完全可以像教师一样放假。
       
          另外,过去在加分方面大家有一些不放心的地方,现在很多加分取消了。在正式高考录取招生这个环节,我认为中国高校已经很阳光了,没有不公平的地方。招生阳光公平到什么程度?公平之后,很多考生调节的余地都没有了,差1分进不了这个学校,差1分进不了第一志愿专业。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自主招生各个学校都有严格的制度程序保障,川大自主招生是临时库里选专家,临时出题来考试,核心是当场要考出真才实学。比如川大特长生的考试,说你文学很好,几个专家马上现场出题让他写五首诗;比如设计很好,现场出题,把设计做出来,因为材料的真实性我们要审查。他说有小说、专著,是不是自己著的,都通过自主招生来考察。特长生招生录取过程,我们全程录像,如果社会上有任何质疑,可以把录像调出来看。
       
          总体来讲,我们通过阳光招生和专家现场考察真才实学,来确保招生的公平公正。谢谢。
       
       
        (转发自四川大学新闻网)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